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
出处:《将次洺州憩漳上》
宋 · 王安石
漠漠春风里,茸茸绿未齐。
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
高城已在眼,聊复解轻赍。
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
高城已在眼,聊复解轻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漠漠:形容春风浩渺或原野辽阔。茸茸:形容草木初生、柔软的样子。
鸦散啄:乌鸦分散地寻找食物。
马迎嘶:马匹在树林中迎接到来,发出嘶鸣声。
河流曲:河流蜿蜒曲折。
日去低:太阳落下,天色渐暗。
高城:远处的高耸城墙。
轻赍:轻松的心情或负担。
翻译
在春风吹拂的广阔原野上,草木还未完全变绿。田野上的乌鸦分散觅食,树林深处传来马儿的嘶鸣声。
弯曲的河流映衬着地面,天空随着太阳的下沉逐渐降低。
遥望远方的高城已在眼前,姑且放下心中的重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开篇“漠漠春风里,茸茸绿未齐”两句,勾勒出大地回春的景象,春风轻拂,万物复苏,但绿意尚未完全铺展开来,表现了初春时节的生长状态。
接着“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两句,以动人的场景刻画出农村的宁静与生趣。平坦的田野上,乌鸦散步觅食,而远处的深树中传来了牵绊在树下的马儿嘶叫的声音,这些生动的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和谐的自然环境之中。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两句,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描写了大自然。诗人通过对山川、日影变化的描述,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情怀。
最后,“高城已在眼,聊复解轻赍”两句,似乎是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目的地——高城,有一种既期待又不急不躁的心境。这里的“轻赍”一词,用得极为贴切,传达了一种从容自如的情态。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