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弱质甚蒲柳,成毁须臾翻覆手
出处:《次韵邹德章监簿官舍芙蓉芭蕉》
宋 · 周必大
君不见蜀都之城百里长,无数芙蓉遮女墙。
遂令邦人记旧俗,往往空巷争新妆。
又不见云梦泽中吞美恶,相如所夸殊落落。
独将巴且并兰芷,楚客至今犹忆昨。
两邦不为天下溪,顾乃著意浊水泥。
眼看红绿意先眩,玩物固应为物迷。
岂知弱质甚蒲柳,成毁须臾翻覆手。
春风秋露略纷敷,皓雪青霜已摧朽。
主人学道穷三馀,俯视官舍真蘧庐。
从渠草木荣与枯,只有此心常自如。
水边比色宁见素,隍中覆鹿初何据。
似耶非耶谁与论,彼梦我梦随所住。
大篇字字皆披沙,清晨走送惊邻家。
钝根也复发深省,世间何物非空花。
遂令邦人记旧俗,往往空巷争新妆。
又不见云梦泽中吞美恶,相如所夸殊落落。
独将巴且并兰芷,楚客至今犹忆昨。
两邦不为天下溪,顾乃著意浊水泥。
眼看红绿意先眩,玩物固应为物迷。
岂知弱质甚蒲柳,成毁须臾翻覆手。
春风秋露略纷敷,皓雪青霜已摧朽。
主人学道穷三馀,俯视官舍真蘧庐。
从渠草木荣与枯,只有此心常自如。
水边比色宁见素,隍中覆鹿初何据。
似耶非耶谁与论,彼梦我梦随所住。
大篇字字皆披沙,清晨走送惊邻家。
钝根也复发深省,世间何物非空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次韵邹德章监簿官舍芙蓉芭蕉》。诗中描绘了蜀都成都的繁华景象,尤其是城墙上盛开的芙蓉花,以及人们对此的热烈反应。接着,诗人引用云梦泽的典故,提及司马相如的赞美,强调巴蜀之地的独特魅力。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两地风光独特,但不应过于沉溺于物欲,而忽视了事物的无常。他以花草的生长和衰败为例,提醒人们世事如梦,瞬息万变。诗人自称学道之人,对官舍的荣枯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只有内心宁静才是永恒不变的。
在后半部分,诗人运用比喻,质疑“水边比色宁见素”和“隍中覆鹿初何据”的道理,暗示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世间万物皆如空花幻象。最后,诗人以“大篇字字皆披沙”形容文字背后的深意,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认识到世间一切并非实有,而是如晨雾般短暂易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