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岳晴岚迎使节,绿江秋浪度仙艖
出处:《得李鲁山金清山见和之作却答》
清 · 缪公恩
皇华嘉拜幸如何,得得归骢乐意多。
白岳晴岚迎使节,绿江秋浪度仙艖。
钩银画铁今难继,水鸟山云古不磨。
我愧阳春无妙曲,巴吟远向郢中歌。
白岳晴岚迎使节,绿江秋浪度仙艖。
钩银画铁今难继,水鸟山云古不磨。
我愧阳春无妙曲,巴吟远向郢中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公恩对友人李鲁山作品的回应,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皇华嘉拜幸如何,得得归骢乐意多”,开篇即以“皇华”喻指使者,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同时“得得归骢”描绘了友人乘马归来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颔联“白岳晴岚迎使节,绿江秋浪度仙艖”,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白岳之巅,晴空下的轻雾仿佛在迎接使者,绿江之上,秋日的波浪似乎载着仙舟缓缓前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颂。
颈联“钩银画铁今难继,水鸟山云古不磨”,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艺术与自然永恒魅力的感慨。这里将友人的作品比作“钩银画铁”,难以复制,同时也将自然界的水鸟山云视为永恒不变的艺术源泉,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尾联“我愧阳春无妙曲,巴吟远向郢中歌”,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有敬意,但才疏学浅,无法创作出与友人作品相媲美的佳作。最后,诗人以“巴吟远向郢中歌”结束,既是对友人作品的致敬,也是对自己未能完全回应友人情感的歉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