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
林泉有夙志,芝朮寄晚程。
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
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
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
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
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
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
汲甘漱芳润,撷香佩华英。
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
是时驾言旋,濡毫记前楹。
于今已八稔,愧负猿鹤盟。
君今倚岩桂,泠然赋晨征。
仙人饵白石,幽士饭青精。
兴托风尘表,咏味见高情。
欲往从之游,秋梦一羽轻。
静躁本异趣,出处谅欲诚。
胸中一丘壑,敢以易功名。
杖藜如可再,君为寄先声。
南岳宽嘲笑,北山缓讥评。
行亦老菟裘,今姑隐市城。
此心随云归,与山日逢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山水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四十发已白,百谋无一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功名未就的感慨和自嘲。接着,“林泉有夙志,芝朮寄晚程”则显示出诗人早已有归隐自然的愿望。
“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表明诗人对于美好的山水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体验。然而,“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却透露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戒慎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中的“卧龙”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曩游”则是诗人对过去游历经历的回忆。“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描绘了一种幽深曲折的山林小道。
“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中的“上方”可能指的是一个方向或地点,而“遐瞩”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胸怀。“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汲甘漱芳润,撷香佩华英”中的“汲甘”可能是指饮用清甜的山间溪水,而“撷香”则是采集花朵以制成香佩。“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迷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是时驾言旋,濡毫记前楹”中的“驾言旋”可能是指诗人的情感和语言随着景物而起伏变化,而“濡毫记前楹”则是记录下这些美好瞬间的愿望。
“于今已八稔,愧负猿鹤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未能践行隐逸之志的愧疚。紧接着,“君今倚岩桂,泠然赋晨征”则是对友人的提醒和鼓励,继续追寻自然之美。
“仙人饵白石,幽士饭青精”中的“仙人”和“幽士”可能分别指隐逸者与修道者,而“饵白石”和“饭青精”则是对他们清贫自足生活的描绘。“兴托风尘表,咏味见高情”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欲往从之游,秋梦一羽轻”中的“秋梦”可能是一种意境,而“一羽轻”则是对那种超脱尘世的心境的描绘。“静躁本异趣,出处谅欲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真挚情感。
“胸中一丘壑,敢以易功名”可能是说诗人心中有着自己对山水自然的独到见解,不愿意用这种见解去换取世间的功名。“杖藜如可再,君为寄先声”中的“杖藜”可能是一种草本植物,而“君为寄先声”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请求,希望能传达自己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情。
最后,“南岳宽嘲笑,北山缓讥评”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不同意见时的心态,而“行亦老菟裘,今姑隐市城”则是诗人最终选择隐居的决心。“此心随云归,与山日逢迎”则是对这种隐居生活的美好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