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便觉人间别,旌戟犹疑梦里逢
出处:《次韵和进真宗七言四韵》
宋 · 丁谓
白麻初降紫宸中,簪组相惊帝泽丰。
骤陟将坛知运偶,久尘台席愧材庸。
桑榆便觉人间别,旌戟犹疑梦里逢。
已是都城耸荣观,更颁天唱耀戎容。
骤陟将坛知运偶,久尘台席愧材庸。
桑榆便觉人间别,旌戟犹疑梦里逢。
已是都城耸荣观,更颁天唱耀戎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麻:古代文书的一种,这里指诏书。紫宸:皇宫中的紫色正殿。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员。
帝泽:皇帝的恩惠与恩泽。
骤陟:突然升迁。
将坛:古代祭祀或军事典礼的场所。
久尘:长期沉寂,不被重用。
桑榆:比喻晚年。
旌戟:旗帜和兵器,象征权力。
荣观:显赫的建筑,此处指京城的壮观景象。
天唱:天子的赞歌。
耀戎容:展示军威。
翻译
白色的麻布刚在皇宫中降落,官员们因皇帝恩泽丰富而惊讶。突然登上将坛,我意识到这是命运的巧合,长久以来在官位上却感到才能平庸。
接近晚年,感觉人世已有所不同,即使看到旗帜和兵器,也像是在梦中遇见。
京城已显赫荣耀,更增添了天子的赞歌,照亮了军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丁谓所作,名为《次韵和进真宗七言四韵》。诗中描绘了皇帝赐予恩泽与官员晋升的情景,语言华丽,充满了对权力与荣耀的颂扬。
"白麻初降紫宸中,簪组相惊帝泽丰。"
这两句通过“白麻”(即白色的帛,古代用以传递皇帝的命令或赏赐)和“簪组”的对举,形象地表达了皇帝恩泽如春雨般普降,并且这种恩泽是充沛而丰富的。
"骤陟将坛知运偶,久尘台席愧材庸。"
这里,“骤陟”指的是迅速升迁,“将坛”则是指朝堂之上进行的官员晋升仪式。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能在这重要场合得到提升的幸运,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自己才能平庸的自谦。
"桑榆便觉人间别,旌戟犹疑梦里逢。"
“桑榆”即指树木,这里象征着环境的改变,“旌戟”则是仪仗队中的旗帜和兵器。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就像是梦境中遇见不常见的事物一样。
"已是都城耸荣观,更颁天唱耀戎容。"
最后两句,“都城”指的是京城,这里的“耸荣观”意味着诗人已经身处显赫的位置。而“更颁天唱”则指的是皇帝再次颁布命令,可能是有关庆典或赏赐的内容。“耀戎容”则形容军队的威武壮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充满荣誉与权力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喜悦与自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