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阛阓间,三载如病瘖
出处:《园中十首》
明 · 唐时升
鹤鸣在林樾,山谷有遗音。
置之阛阓间,三载如病瘖。
禽鸟自有适,人亦自有心。
嗟余实鄙夫,翰墨非所任。
废书动旬月,篇籍皆凝尘。
唯于场圃内,时时发长吟。
澹如酌玄酒,锵若调素琴。
为语二三子,幽赏宜共寻。
置之阛阓间,三载如病瘖。
禽鸟自有适,人亦自有心。
嗟余实鄙夫,翰墨非所任。
废书动旬月,篇籍皆凝尘。
唯于场圃内,时时发长吟。
澹如酌玄酒,锵若调素琴。
为语二三子,幽赏宜共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时升的《园中十首(其八)》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首句“鹤鸣在林樾”以鹤鸣声起兴,展现出宁静的山林环境。接下来,“山谷有遗音”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韵律和韵味。然而,将这样的雅致置于喧嚣市井之间,却显得格格不入,如同患病之人不能言语,用“三载如病瘖”形容其被忽视的状态。
诗人感慨“禽鸟自有适,人亦自有心”,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心境,而他感叹自己身为“鄙夫”,无法在世俗的翰墨中找到真正的自我。长时间的弃书不读,使得书籍积满尘埃,唯有在田园之中,他才能“时时发长吟”,享受那份淡泊而深沉的诗意。
“澹如酌玄酒,锵若调素琴”运用比喻,表达出他在园中的吟咏如同品鉴清酒,又如弹奏素朴的琴音,意境悠远。最后,他邀请朋友们一同探寻这份隐逸的幽美,共享这份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田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以及对回归本真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