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全文

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

出处:《魏华甫鹤山书院
宋 · 叶适
苍崔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霍下趋。
梳风洗雨耳自醒,玉帝诏许担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
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
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
况今卓绝离人境,妙悟岂可常情拘。
飘零每疑梦魂到,惝慌忽堕西南书。
韩吕之相以类聚,程张之师以道俱。
业调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
分明愤发贯篇首,端的镂写传吾徒。
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简閒编皆弃馀。
脩林远岭秋映蔽,浓花近院春扶疏。
彫胡已馈豆笾静,黄独未斸筐篮孤。
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
岷峨崔嵬留后拒,滟滪突兀催前驱。
莫嗔猿鹤不解事,与民由之诚丈夫。

拼音版原文

cāngyǒudǐngwèijūnyuèfēishí

shūfēngěrxǐngzhàozhānchén

zhōugōngzhòngzàizuǒyòukāndiǎnliùkāifán

céngjīngqínhuòduōsànquēzhèngjiānmáochuánbēifēn

jīngshéngǎntōngruòqīnshòusǔnyīnxiàháichū

jūnhuíxiàotiāngāolùnqiǎnchényánchú

kuàngjīnzhuójuérénjìngmiàochángqíng

piāolíngfánmènghúndàotǎnghuāngduò西nánshū

hánzhīxiānglèichéngzhāngzhīshīdào

tiáogānsuānshìqínzhìkěnzhúxiàngwǎngxuánzhū

fēnmíngfènguànpiānshǒuduāndelòuxiěchuán

nǎizhīshānzhōngxīnsuǒmànjiǎnxiánbiānjiē

xiūlínyuǎnlǐngqiūyìngnónghuājìnyuànchūnshū

diāokuìdòuqiānjìnghuángwèizhúkuānglán

chuí竿gāntóngjiāngxiàoduǎnruòdǐngshēnxiánháo

mínécuīwéiliúhòuyàncuīqián

chēnyuánjiěshìmínyóuzhīchéngzhàng

注释

庐:庐舍, 居所。
周公仲尼:古代贤者。
六籍:古代儒家经典。
秦祸:秦朝的动乱。
郑笺毛传:古代对经书的注释。
天禄:古代官名,这里指诗文。
卓绝:超群出众。
妙悟:深刻领悟。
慢简:简陋的编纂。
黄独:植物名,又称独蒜。
负鼎:背负重物象征责任。
崔嵬:高大险峻。
滟滪:长江险滩。
猿鹤:比喻超脱尘世的人。
由之:遵循自然。

翻译

山势峻峭有高峰,我在此筑庐为家,日月星辰在其下运行。
风雨洗涤,耳聪目明,仿佛得到玉帝许可,承担起天庭的重任。
周公孔子左右陪伴,详查六经,开启智慧,启迪愚钝。
秦朝灾祸使典籍残缺,郑笺毛传的注解充满哀伤。
精神相通,如同亲授,借鉴古人的智慧,回归淳朴本源。
回忆你曾低吟天禄诗篇,高谈阔论,自我排遣。
如今身处超脱尘世之地,深刻的领悟无法被常规思维束缚。
飘泊不定,常疑梦境,恍惚间仿佛落入西南的书籍中。
韩信、吕尚相似的命运聚在一起,程颐、张载的师道同行。
品味人生甘酸,酷爱秦地美食,不愿迷失于虚幻的追求。
满腔愤慨贯穿全文,明确地刻画,传承给我们的弟子。
这才明白,山中的新收获,简陋的编纂都被视为多余。
秋日修竹掩映远岭,春花簇拥近院,生机勃勃。
祭祀时的豆笾已静置,黄独未采,篮筐空置。
在桐江垂钓,笑自己体弱力小,背负鼎器在莘野,嫌自己粗犷。
岷峨高山阻拦后退,滟滪险滩催促前行。
不要责怪猿鹤不懂人事,遵循自然才是大丈夫的本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魏华甫鹤山书院》,体现了诗人对于古籍学习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典文化的尊崇和个人精神世界的表达。

“苍崔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霍下趋。”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修养空间,诗人将自己比作山峰,为的是建造一座心灵的庙宇。日月星辰皆在其下,这是对自然和宇宙力量的崇拜,也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一种描绘。

“梳风洗雨耳自醒,玉帝诏许担宸居。”这里诗人通过风雨的洗礼,唤醒了自己的内心,如同受到天帝的恩赐,承担起精神世界的重任。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态度。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文化的洪流之中,与古圣先贤如周公、孔子等人物对话,通过研读经典来启蒙愚昧。这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学习态度。

“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变迁和学术争鸣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对于知识体系的批判与重建。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这里强调的是通过内在的修养来实现精神上的沟通,如同直接从古圣先贤那里接受教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提炼和复归本真。

“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诗人通过回忆来校正自己的福祉,同时也在用高远的理论自我解脱,摒弃那些陈旧的言辞。这两句体现了个人对于知识和修养不断追求的态度。

“况今卓绝离人境,妙悟岂可常情拘。”诗人强调自己已经达到了超越凡尘的高度,对于深奥的真理有着非凡的领悟,这种领悟不受常人的情感束缚。

接下来的几句:“飘零每疑梦魂到,惝慌忽堕西南书。韩吕之相以类聚,程张之师以道俱。”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探讨和对古籍的研读,来强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在与历史上的哲学家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业调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态度,以及对知识深处不懈怠的探索精神。

“分明愤发贯篇首,端的镂写传吾徒。”这里强调的是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文化遗产的传承。

最后几句:“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简閒编皆弃馀。脩林远岭秋映蔽,浓花近院春扶疏。”诗人在自然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对于那些繁复而无用的知识则予以抛弃。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简约而深刻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叶适对于个人修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