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
出处:《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唐 · 权德舆
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
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清晨驾车前往皇宫北门,东方的晨星开始升起。马车声中官员分乘,沿途排列的蜡烛照亮宽敞的大道。
华丽的官帽在光照下闪耀,长长的彩路上官员们络绎不绝。
腰间的金银开始显现出颜色,他们的佩饰如玉般自行发光。
他们在朝堂上进言献策,公正明智汇聚各种吉祥。
我这样的庸才得以跟随,只觉惭愧未能如文昌星般耀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清晨乘车前往宫廷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古典美和对职责的忠诚。开篇"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刻画出早晨天边初亮时分,官员们匆忙赶赴朝廷的情形,展示了一种紧迫感和朝政的繁忙。
接下来"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进一步描绘了清晨宫廷前的景象。"鸣驺"指的是早晨侍从们催促官员起床的声音,而"骑吏"则是专门管理马匹的官员。"列烛"形容了排列整齐的灯火,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诗人通过"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表达了对宫廷中金碧辉煌装饰和道路延伸至远方的赞美。"照灼"指的是光彩夺目的装饰,而"逶迤"则是形容道路蜿蜒曲折,"绮陌长"强调了宫廷路途的宽广和气派。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这两句诗则描写了官员佩戴的金饰初露光彩,以及玉石本身散发出的光泽。这里突显了官员的身份尊贵以及他们所佩戴之物的珍贵。
最后几句"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忠诚和自谦,以及对前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暗示着这是一首应和诗,即是为了回应或模仿李侍郎所作诗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官员清晨赴朝的庄重与繁忙,以及诗人个人的职责感和文化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