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有人家投宿无,骨肉夜饭无钝齿
出处:《实纪二十韵》
宋 · 晁说之
双庙之前扁舟舣,太原失守胡尘起。
铁马渡河京城闭,堤上奔亡如磨蚁。
不是清河早腹兵,千舻万舳去何已。
百家相逢不相识,同声叹言有如此。
阉贯枭颅一日间,地下未应有馁鬼。
董卓灯脐照傕泛,禄山肠流盛安使。
京不及刑家自全,黼弗显诛恩尚委。
杨炎终报元载雠,微之实同宗闵耻。
政刑既弃胡虏盛,中国不尊招讪毁。
尊名重器假狗彘,公卿何人是知理。
嗟予老病岂乐生,实抱忠谋难须死。
亦尝奏对明光殿,寒饥徒步荆棘里。
面风背日若有待,前有戎车后妻子。
戎车不断顿都城,元戎一言左右以。
遥有人家投宿无,骨肉夜饭无钝齿。
不嗟五日不颒面,但怜一夜灯花喜。
庶几明发脱盗手,复见皇威振遐迩。
庙堂再见谢太傅,奕棋未罢风尘弭。
前夜客投佛寺晚,全家冻泣木鱼底。
我今朝夕幸已多,闻见纷纷聊实纪。
铁马渡河京城闭,堤上奔亡如磨蚁。
不是清河早腹兵,千舻万舳去何已。
百家相逢不相识,同声叹言有如此。
阉贯枭颅一日间,地下未应有馁鬼。
董卓灯脐照傕泛,禄山肠流盛安使。
京不及刑家自全,黼弗显诛恩尚委。
杨炎终报元载雠,微之实同宗闵耻。
政刑既弃胡虏盛,中国不尊招讪毁。
尊名重器假狗彘,公卿何人是知理。
嗟予老病岂乐生,实抱忠谋难须死。
亦尝奏对明光殿,寒饥徒步荆棘里。
面风背日若有待,前有戎车后妻子。
戎车不断顿都城,元戎一言左右以。
遥有人家投宿无,骨肉夜饭无钝齿。
不嗟五日不颒面,但怜一夜灯花喜。
庶几明发脱盗手,复见皇威振遐迩。
庙堂再见谢太傅,奕棋未罢风尘弭。
前夜客投佛寺晚,全家冻泣木鱼底。
我今朝夕幸已多,闻见纷纷聊实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舣:停船靠岸。胡尘:指战争尘土,代指敌军。
磨蚁:形容人群密集,像蚂蚁一样拥挤。
腹兵:预设的防御兵力。
千舻万舳:形容船只众多。
讪毁:毁谤和侮辱。
狗彘:比喻卑贱之人。
奕棋:下棋。
冻泣:因寒冷而哭泣。
翻译
扁舟停靠在双庙之前,太原失陷胡尘弥漫。铁骑渡过黄河京城紧闭,堤岸上难民逃亡如蚂蚁般密集。
若非清河早有防备,船只众多不知何时能止。
百姓相见却形同陌路,齐声哀叹世事竟如此。
权阉头颅落地一日之间,地下不应有饿鬼空虚。
董卓权势如烛光照耀,李傕叛乱禄山作乱。
京城沦陷,连刑罚也无人执行,恩典尚存。
杨炎报了元载之仇,白居易深感同族之耻。
政令废弃导致胡虏猖獗,中华尊严受辱招致非议。
权贵们以猪狗之身滥用尊位,公卿中谁还能明辨是非。
我年迈多病,非乐意生存,实因忠心难以舍弃生命。
也曾于明光殿上进言,忍饥挨饿走在荆棘丛中。
风吹日晒如有所待,前方战车后有妻儿。
战车不断,直抵都城,元帅一言左右局势。
远方人家投宿无处,骨肉围炉夜饭无温饱。
我不悲叹五日未洗脸,只喜见一夜灯火微光。
希望明日黎明逃脱贼手,皇威再振四海。
朝廷再见贤相谢安,弈棋未完战乱已息。
前夜旅人投宿佛寺,全家冻哭于木鱼之下。
我每日所幸之事已不少,记录这些纷乱以备后人知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实纪二十韵》,通过描绘双庙前的历史场景,反映了太原失守后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诗人以铁马渡河、京城闭塞、百姓奔逃的细节,展现了战乱的残酷。他批评了统治者如董卓、禄山般的暴行,以及政治腐败导致的国势衰微,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
诗中提到的“清河早腹兵”、“千舻万舳去何已”等句,暗示了军队的调动和民众的逃离,而“百家相逢不相识”则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社会疏离。诗人感慨自己虽有忠心却难以施展,曾经在朝廷上进言却遭遇困厄,生活艰辛,连家人也受苦。
最后,诗人期盼战乱早日平息,国家能恢复秩序,再次见到皇帝的威严,甚至想象着自己能在庙堂之上见到像谢太傅那样的贤相,结束战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