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年在世能几时,父兮母兮不我知,青天在上将谁欺全文

百年在世能几时,父兮母兮不我知,青天在上将谁欺

出处:《段节妇吟
元 · 贡师泰
河可塞,山可移,志不可夺,义不可亏。
妾为段家妇,年纪方及笄。
上堂奉翁姑,入室携两儿。
儿死夫亦死,此生将何为?昔如双鸳鸯,今日为孤雌。
昔如三春花,今日成枯枝。
寒风吹短发,明月照空帷。
百年在世能几时,父兮母兮不我知,青天在上将谁欺

鉴赏

这首《段节妇吟》是元代诗人贡师泰所作,通过描绘一位女性在丈夫和子女相继离世后的悲惨境遇,展现了其坚贞不屈的精神面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昔日的幸福与现在的孤独凄凉进行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性坚韧的深刻思考。

“河可塞,山可移,志不可夺,义不可亏。”开篇以自然界的不可逆变化来衬托人的意志和道义的坚定,暗示主人公即使面对命运的巨大打击,也绝不妥协。

“妾为段家妇,年纪方及笄。”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年龄,年轻而无辜地成为了这段悲剧的主角。

“上堂奉翁姑,入室携两儿。”描绘了主人公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尽心尽力地照顾家庭,体现了她的责任感和孝顺。

“儿死夫亦死,此生将何为?”在失去亲人的重创下,主人公的生命意义似乎失去了依托,流露出深深的绝望和无助。

“昔如双鸳鸯,今日为孤雌。昔如三春花,今日成枯枝。”通过“鸳鸯”和“三春花”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从幸福美满到孤独凋零的转变,强化了主题的情感冲击力。

“寒风吹短发,明月照空帷。”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外界环境的凄冷,暗示她被世界遗弃的境遇。

“百年在世能几时,父兮母兮不我知,青天在上将谁欺?”最后,主人公发出对生命短暂、亲情缺失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公的质疑,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道德坚守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社会底层女性的苦难生活和坚韧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