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曾读伊周书
出处:《狄国老》
明 · 邵宝
五龙夹日日不沈。
公门桃李皆成林。
狄国老,伊周心。
迁桐辟管天下乂。
伊周之学春秋义。
狄国老,忠有馀。
平生曾读伊周书。
为唐讨贼当何如。
如是邪,不如是。
独怜国老身先死。
公门桃李皆成林。
狄国老,伊周心。
迁桐辟管天下乂。
伊周之学春秋义。
狄国老,忠有馀。
平生曾读伊周书。
为唐讨贼当何如。
如是邪,不如是。
独怜国老身先死。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狄国老》。邵宝,字国宝,号遵岩,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在这首诗中,邵宝通过描绘狄国老的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
诗中以“五龙夹日日不沈”开篇,运用象征手法,将狄国老比作守护光明的英雄,形象地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公门桃李皆成林”一句,以桃李满园比喻狄国老在政治领域的深远影响,暗示其培养出众多贤能之士,如同桃李般繁盛。
“狄国老,伊周心”则直接点明狄国老的心志与伊尹、周公齐名,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高度评价。接下来,“迁桐辟管天下乂”描述了狄国老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成就,如同移桐木、辟管弦,使天下秩序井然。
“伊周之学春秋义”进一步强调狄国老的学问与智慧,与伊尹、周公的治国理念相契合,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狄国老,忠有馀”则赞扬其忠诚品质,即使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仍心系国家,忠贞不渝。
“平生曾读伊周书”表明狄国老深受伊尹、周公思想的影响,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原则。“为唐讨贼当何如”提出一个假设性问题,探讨在维护正义、打击邪恶势力时,应如何行动,体现了对狄国老智慧与勇气的钦佩。
最后,“如是邪,不如是。独怜国老身先死”表达了对狄国老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他的崇高精神与伟大贡献的深深敬仰。整首诗通过对狄国老的赞美与缅怀,展现了邵宝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