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飒来去露华滴,一庭榛莽皆澄洁
出处:《卧月有作》
清末民国初 · 黄摩西
飞蚊满帐起杀声,汗如铁汁溶桃笙。
起携一卷就灯侧,兰膏也带骄阳色。
吹灯席地四壁墨,黑甜怅怅行不得。
素娥一笑汝太劳,特放灵光排闼入。
青天划破琉璃胞,蝇头历历分毫毛。
岂独银海清见底,百虫躅踯炎精逃。
微飒来去露华滴,一庭榛莽皆澄洁。
铁围顷刻变琼楼,拔宅飞升无此捷。
吾识明月三十年,月如识吾应相怜。
只惜朱颜今非昔,不如皓魄长新鲜。
秋月生悲春月喜,虚空未免牵人意。
最好调冰雪藕时,能消野马妖乌气。
映月读书月笑人,抛书看月心入神。
能识山河微妙相,便是冰雪聪明文。
浩劫以来几黄昏,三五一过空销魂。
今夜灵丹已九转,还为人世留一分。
一轮当胸万念绝,莲漏声中添鼻息。
忽听天鸡唱晓来,不知寒兔何时别?
起携一卷就灯侧,兰膏也带骄阳色。
吹灯席地四壁墨,黑甜怅怅行不得。
素娥一笑汝太劳,特放灵光排闼入。
青天划破琉璃胞,蝇头历历分毫毛。
岂独银海清见底,百虫躅踯炎精逃。
微飒来去露华滴,一庭榛莽皆澄洁。
铁围顷刻变琼楼,拔宅飞升无此捷。
吾识明月三十年,月如识吾应相怜。
只惜朱颜今非昔,不如皓魄长新鲜。
秋月生悲春月喜,虚空未免牵人意。
最好调冰雪藕时,能消野马妖乌气。
映月读书月笑人,抛书看月心入神。
能识山河微妙相,便是冰雪聪明文。
浩劫以来几黄昏,三五一过空销魂。
今夜灵丹已九转,还为人世留一分。
一轮当胸万念绝,莲漏声中添鼻息。
忽听天鸡唱晓来,不知寒兔何时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室内静坐,与月光为伴的情景。开篇以“飞蚊满帐起杀声”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随后通过“汗如铁汁溶桃笙”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酷热。接着,诗人借着灯光阅读,仿佛在与月光进行对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青天划破琉璃胞”、“铁围倾刻变琼廔”,生动展现了月光的纯净与力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月光的喜爱与赞美,认为月光如同良师益友,能净化心灵,消除杂念。通过“秋月生悲春月喜”的对比,展现了月光对不同季节情感的影响。最后,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但又因月光的存在而感到一丝安慰,认为月光能为世间留下一份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