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全文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

出处:《怀三茅道友
唐 · 熊皦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
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

拼音版原文

chénshìniánjiěcháoshíniánróngdàosānmáo

chángdòngyúnchuāngxiàcéngjièhuángtíngxuěchāo

dānguìyǒuxīnpíngzhìlùnfēngxìnwènshēnjiāo

xìngtánxiānyìngxiāngxiàozhīwèimíngwèikěnpāo

注释

尘事:世俗之事,指人间琐事。
解客嘲:消除别人的嘲笑。
十年:表示时间之长。
三茅:古代道教中的三茅真君居住之地,象征隐居之处。
碧洞:青翠的山洞,常用来比喻清幽之地。
云窗:云雾缭绕的窗户,形容仙境。
黄庭:《黄庭经》,道教经典。
雪夜抄:在雪夜中抄写经书。
丹桂:象征高洁,也指深奥的道理。
至论:至理名言,高深的见解。
五峰:泛指高山,也可能指特定的五座山。
深交:亲密的朋友。
杏坛:传说孔子讲学的地方,后泛指教育或学术界。
仙侣:仙人般的伴侣,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浮名:表面的名声,虚名。
未肯抛:不愿舍弃。

翻译

尘世间的纷扰何时能停止别人的嘲笑,十年转瞬即逝我已来到三茅之地。
长久以来我总想起那碧绿山洞下的云窗,曾在雪夜借阅黄庭真经。
丹桂树似乎也有意传达深刻的道理,而五座山峰却无法传递我对知己的深深思念。
在杏坛的仙友想必会笑我,只因我为了虚名还不愿放弃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皦所作,题为《怀三茅道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句。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开篇即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其中,“三茅”指的是远方的朋友。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这里的“碧洞”、“黄庭”都是道教修炼之地的名称,而“云窗”、“雪夜”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朋友不仅是尘世间的情谊,更有精神上的共鸣。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这两句强调了友情的纯洁和深厚。“丹桂”常用来比喻高洁的情操,“五峰”则象征着道德的高峻。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朋友品格的赞赏以及对彼此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豁达和对名利的淡漠。诗人与朋友都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而非世间的虚名。

整首诗通过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谊和超脱尘俗的心态,是一篇颇具哲理和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