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翁自觅邯郸枕,看取轮回大劫年
出处:《吕仙祠》
明 · 李孙宸
孰是凡人孰是仙,相逢总是梦中缘。
凭翁自觅邯郸枕,看取轮回大劫年。
凭翁自觅邯郸枕,看取轮回大劫年。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玄妙的意境,探讨了人生与梦境、仙凡之间的关系,以及轮回与命运的主题。
首句“孰是凡人孰是仙”,提出一个疑问,将读者引入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在常人看来,区分凡人与仙人的界限似乎清晰,但在诗人眼中,这界限却变得模糊不清,暗示着人性中可能蕴含的超凡特质或潜在的超越性。
次句“相逢总是梦中缘”,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无论是凡人还是仙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相遇,都像是在梦中编织的缘分。这里不仅指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虚幻性,也暗示了生命体验的短暂与不可捉摸。
“凭翁自觅邯郸枕”一句,借用了“邯郸道上”的典故,比喻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和变幻。在这里,“邯郸枕”象征着寻求解脱或超脱的工具,暗示了人们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最后一句“看取轮回大劫年”,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宇宙观,提出了关于生命循环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这里的“轮回”不仅指生命的不断循环,也暗含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常的自然规律。“大劫年”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深远,提醒人们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下审视自己的存在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引导读者探索生命的意义、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寻找永恒价值的哲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