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夏木傍禅栖,何处提壶向客啼
出处:《过小桃源用前韵戏赠主人》
明 · 张萱
阴阴夏木傍禅栖,何处提壶向客啼。
门榜传言休见面,茂华不用扫花蹊。
门榜传言休见面,茂华不用扫花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夏日景象。诗人以“阴阴夏木”开篇,营造出一片清凉与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幽深的林间,远离尘嚣。接着,“禅栖”二字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这里是一个修行或冥想之所,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味。
“何处提壶向客啼”,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鸟鸣赋予情感色彩,仿佛那啼声是为了欢迎来访者,或是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思念。提壶之鸟的啼叫,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也暗示着这里虽隐匿于山林之间,却并不孤寂。
“门榜传言休见面”,这里的“门榜”可能指的是门上的题字或牌匾,通过传言的方式传达了主人不愿相见的信息。这既是一种礼貌的拒绝,也可能蕴含着更深的哲学思考,即在某些时刻,心灵的交流比面对面的接触更为重要。
最后,“茂华不用扫花蹊”,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尊重和欣赏,暗示主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简朴、和谐的态度。花蹊不扫,意味着让自然的痕迹保持原样,不加修饰,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禅宗思想以及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