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双灯倚碧滩,江云蔼蔼覆春湍
出处:《仰头遇友夜泊感赠》
明 · 李梦阳
舟夜双灯倚碧滩,江云蔼蔼覆春湍。
中年独觉沧洲稳,直道谁非行路难。
坐里旌旗环汇泽,花时金鼓发长安。
时危故国思芳草,懒慢先君得桂冠。
中年独觉沧洲稳,直道谁非行路难。
坐里旌旗环汇泽,花时金鼓发长安。
时危故国思芳草,懒慢先君得桂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仰头遇友夜泊感赠》描绘了一幅夜晚舟行江上的画面。首句“舟夜双灯倚碧滩”,通过“双灯”和“碧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夜色中船只依靠在江边,灯光摇曳,映照着青翠的河岸。
次句“江云蔼蔼覆春湍”,“蔼蔼”形容江面上云雾缭绕,与“春湍”相映,展现出江水在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中年独觉沧洲稳”,诗人步入中年,感到人生如沧海一粟,唯有淡泊宁静的生活才能带来内心的安稳。这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直道谁非行路难”,直言不讳的人生态度在现实中往往遭遇困难,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无奈。
“坐里旌旗环汇泽,花时金鼓发长安”,诗人想象着远方都城长安的繁华景象,旌旗招展,金鼓喧天,与自己的孤舟生涯形成对比,流露出对仕途的向往和现实的落差。
最后两句“时危故国思芳草,懒慢先君得桂冠”,在国家局势动荡之际,诗人怀念故乡的宁静,同时表达出对自己未能像先人那样获得显赫地位的自嘲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