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窗正午风飒变,室中不减春天寒
何人琢枕持赠君,片片桃花开未落。
剑工见兮可为剑,玉工辨兮知非石。
至宝繇来览者稀,今君独鉴应欲惜。
何辞售与章天真,幸得提携近玉人。
可中弃置君不顾,天生秀色徒璘玢。
四座喧喧争目悦,巧过造化称一绝。
莫言昨日因错磨,看取从来无点缺。
六月江南暑未阑,一尺花冰试枕看。
高窗正午风飒变,室中不减春天寒。
主人所重重枕德,文章外饰徒相惑。
更有坚贞不易心,与君天下为士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卞山:地名,指代产玉的山脉。幽石:深藏的岩石。
奇璞:珍贵的未加工玉石。
荆人:古代荆楚地区的人,此指寻玉之人。
琢枕:雕刻成枕头。
桃花:比喻玉的美丽色泽。
剑工:铸剑工匠。
玉工:加工玉石的工匠。
繇来:历来,向来。
览者:观赏者。
独鉴:独自鉴赏。
章天真:假设的人物名,代表追求自然之美的人。
提携:携带,此处指赏玩。
近玉人:接近或象征高洁的人。
弃置:抛弃,不理睬。
秀色:美丽的色泽。
徒璘玢:只是空有美丽的光彩。
喧喧:喧闹声,形容人多议论纷纷。
造化:大自然,这里指工艺精妙如同自然造物。
一绝:绝技,独一无二的技艺。
错磨:错误的打磨处理。
点缺:瑕疵,缺点。
暑未阑:暑气未尽。
花冰:形容玉枕清凉如冰,美丽如花。
风飒变:风变得凉爽。
春天寒:像春天一样寒冷,形容凉快。
重枕德:重视内在的品德。
文章:外表的装饰。
徒相惑:只是令人迷惑的外表。
坚贞不易心:坚定不移的内心品质。
翻译
在卞山幽深处的岩石中,常产出奇异的璞玉,即便荆楚之地的人们至死寻找也难以采获。是谁将这奇玉雕琢成枕,作为礼物赠送给你,片片如桃花绽放而未曾凋谢。
剑匠见到这玉料便知适合铸剑,玉匠辨识出它并非普通石头。
自古以来,珍宝难得一见,如今你独自鉴赏,定会倍加珍惜。
为何不卖给追求天然之美的章天真人,有幸被他携带靠近那些如玉之人。
但若最终被遗弃不顾,这天生的秀美光泽也只能白白浪费。
四周众人纷纷赞叹,欣赏这巧夺天工的杰作,堪称一绝。
别提过去的错误打磨,看它自始至终毫无瑕疵。
即便是六月的江南,暑气未尽,这玉枕却如一尺花冰般清凉,试枕体验。
正午时分,高窗吹进飒爽凉风,室内竟不减春日的寒意。
主人重视的是玉枕内在的美德,外表的装饰不过是迷惑人的表象。
更重要的是那份坚定不变的品质,与你一同成为世人的榜样。
鉴赏
这首诗名为《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出自唐代诗人皎然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桃花石枕的形象和寓意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
首句“卞山幽石产奇璞”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这块石头的独特之处。接着,“荆人至死采不著”则表现了世人的无知和贪婪,虽然他们到老都未能领略这石的珍贵。
“何人琢枕持赠君,片片桃花开未落。”这里诗人以问句表达对赠送者身份的好奇,同时也描绘出那桃花如同石头上自然生长的情景,既美丽又富有象征意味。
“剑工见兮可为剑,玉工辨兮知非石。”诗人通过比喻,用匠人的眼光来鉴赏这块石头,不仅形容其质地坚硬如剑,更是透露出它的真价值,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识别。
“至宝繇来览者稀,今君独鉴应欲惜。”诗人强调这块石枕的珍贵,以及观赏者的罕见,从而表达出对友人的重视和珍惜之情。
“何辞售与章天真,幸得提携近玉人。”这里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赞美了朋友之间纯洁无暇的情谊,如同天上的仙境一般。
“可中弃置君不顾,天生秀色徒璘玢。”这两句则是对石枕本身的描写,它不仅外表光鲜,更有着内在的美丽,是自然赋予而非人力所为。
“四座喧喧争目悦,巧过造化称一绝。”诗中通过旁人的赞叹,进一步突显了这块石枕的独特之处,它甚至超越了自然界的奇迹。
“莫言昨日因错磨,看取从来无点缺。”诗人在这里提醒读者,不要去怀疑过往,而应该欣赏眼前完美无瑕的事物。
最后,“六月江南暑未阑,一尺花冰试枕看。高窗正午风飒变,室中不减春天寒。”诗人通过对夏日和室内气候的描写,表达了这块石枕带来的清凉之感,它如同一股清风,在炎热中给人以舒适。
“主人所重重枕德,文章外饰徒相惑。更有坚贞不易心,与君天下为士则。”全诗收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间情谊的珍重,以及这种情感超越了物质和虚华的装饰,更是建立在坚定不移的心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