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武夷向人说,也曾亲诣同原来
出处:《道过成蹊庵偶成旧风一篇》
宋 · 白玉蟾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访幽奇。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樵人弛薪指似予,中有玉洞藏仙都。
楼阁参差美轮奂,神仙隐显知有无。
夕阳挂树暮山紫,行行到此欲脱屣。
门前三径绿苔深,浩荡春风醉桃李。
子然放步成蹊庵,其一仙翁乐笑谈。
苍髯绿鬓两眸碧,霞标芝宇清岩岩。
青牛人去几千载,源流尚有玄孙在。
身里蓬莱十二楼,杖头云水三千界。
大隐从来只市廛,年来教法况萧然。
先生驻锡庐山下,混俗和光四十年。
琅庭琛馆五云起,五湖四海来如蚁。
天下三百六十洲,未见堂宇高于此。
自非先生真栋梁,安能玄阃颜辉光。
烟蓑雨笠捘入门,琴佩剑履充其堂。
先生何年创丹室,宝篆灰寒门牖密。
明窗净几一炉香,何人会此真消息。
先生何日结草庐,读尽丹台紫府书。
有时瞑目坐蒲团,闲即汲水浇园蔬。
妙南老人画真迹,一枝薜荔缠寒碧。
莫问当年老沈翁,先生默契真端的。
竹锁庵边炼药台,鹧鸪啼得百花开。
归去武夷向人说,也曾亲诣同原来。
先生此功与此德,不须语句碑诸石。
铭在诸人肺腑间,闻者欲见不可得。
斩新花竹旧烟霞,十洲三岛共一家。
有人问著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璚山道人懒成趣,勉强搜索此数句。
明朝铁笛吹一声,直入千山万山去。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樵人弛薪指似予,中有玉洞藏仙都。
楼阁参差美轮奂,神仙隐显知有无。
夕阳挂树暮山紫,行行到此欲脱屣。
门前三径绿苔深,浩荡春风醉桃李。
子然放步成蹊庵,其一仙翁乐笑谈。
苍髯绿鬓两眸碧,霞标芝宇清岩岩。
青牛人去几千载,源流尚有玄孙在。
身里蓬莱十二楼,杖头云水三千界。
大隐从来只市廛,年来教法况萧然。
先生驻锡庐山下,混俗和光四十年。
琅庭琛馆五云起,五湖四海来如蚁。
天下三百六十洲,未见堂宇高于此。
自非先生真栋梁,安能玄阃颜辉光。
烟蓑雨笠捘入门,琴佩剑履充其堂。
先生何年创丹室,宝篆灰寒门牖密。
明窗净几一炉香,何人会此真消息。
先生何日结草庐,读尽丹台紫府书。
有时瞑目坐蒲团,闲即汲水浇园蔬。
妙南老人画真迹,一枝薜荔缠寒碧。
莫问当年老沈翁,先生默契真端的。
竹锁庵边炼药台,鹧鸪啼得百花开。
归去武夷向人说,也曾亲诣同原来。
先生此功与此德,不须语句碑诸石。
铭在诸人肺腑间,闻者欲见不可得。
斩新花竹旧烟霞,十洲三岛共一家。
有人问著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璚山道人懒成趣,勉强搜索此数句。
明朝铁笛吹一声,直入千山万山去。
注释
笑:微笑。藜:藜杖。
辞:拒绝。
访:探访。
壶:酒壶。
拈弄:摆弄。
骇:震惊。
清烟:炊烟。
峭拔:陡峭挺立。
森翠屏:翠绿的屏障。
杖头:手杖顶端。
云水:象征远方。
驻锡:僧人居住。
混俗和光:随和世俗,不露锋芒。
琅庭:华丽的庭院。
琛馆:珍宝般的馆舍。
烟蓑雨笠:烟雨中的蓑衣斗笠。
琴佩剑履:乐器和武器。
丹室:炼丹房。
宝篆:珍贵的篆文。
瞑目:闭目。
蒲团:禅修用垫子。
妙南老人:一位画家。
真迹:真品画作。
沈翁:老沈。
默契:心领神会。
炼药台:修炼药物的地方。
百花开:百花齐放。
亲诣:亲自前往。
同原:一同经历。
碑诸石:石碑。
肺腑:内心深处。
斩新:崭新。
十洲三岛:神话中的仙境。
长生事:长生不老之事。
默默:无声。
璚山道人:道人。
懒成趣:无意中产生趣味。
明朝:明天。
千山万山:众多山峰。
翻译
他笑着带着青藜杖走出武夷山,不畏路遥千里只为探寻幽奇。一口壶中盛风月,万首诗篇捉弄溪山。
走过星河让双目震撼,万千炊烟缭绕华屋。
老岩陡峭如翠屏,江水东流如苍玉流淌。
樵夫指点我,说有玉洞藏着仙都。
楼阁高低错落,美轮美奂,神仙或隐或现,不知是否真的存在。
夕阳映照树梢暮山,行至此处想卸下疲惫。
门前小径绿苔深,春风醉了桃李花。
子然漫步,形成小径,庵中仙翁谈笑风生。
仙翁白发绿鬓,眼神明亮,居所如仙境。
青牛仙人已去千年,但后裔仍传承其道。
蓬莱仙宫在身侧,杖头云水象征着广阔的宇宙。
大隐于市,先生的教诲如今更显寂寥。
先生曾在庐山修行,四十载与世无争。
琅琊馆中祥云缭绕,各地信徒纷至沓来。
世间三百六十州,无人能及此地的宏伟。
若非先生为栋梁,怎能照亮这神秘之门。
烟雨蓑衣进入门内,琴佩剑履装点厅堂。
先生何时建造丹室,秘篆灰烬门窗紧闭。
明窗净几,炉香袅袅,谁能领悟其中深意。
先生何时筑草庐,研读丹台紫府的秘籍。
先生静坐蒲团,闲时浇灌园蔬。
妙南老人的真迹,一枝薜荔缠绕寒碧。
莫提当年沈翁,先生心领神会,无需多言。
炼药台边竹林锁住,鹧鸪啼声唤醒百花。
回去武夷,我要告诉世人,曾亲临此地。
先生的功绩和美德,无需刻碑留名。
铭记在人们心中,闻者却难以相见。
新旧花竹,烟霞环绕,仿佛十洲三岛一家。
有人询问长生之道,先生默然指向落花。
璚山道人懒于言辞,勉强写下这些句子。
明日铁笛声响起,直入千山万山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道过成蹊庵偶成旧风一篇》。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颇具个人情感和哲理的山水田园诗,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修仙养性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轻松自如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幽境图。开篇“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访幽奇”即设定了一个不远万里寻找仙境的意境。接着,“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中间部分“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等句,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片仙境的深深向往。
后半部分“樵人弛薪指似予,中有玉洞藏仙都”等句,则进一步加强了诗中的仙境意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结尾处,“有人问著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璚山道人懒成趣,勉强搜索此数句”则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