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出处:《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 · 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荅尧聪。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荅尧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嘉节:节日。阳数:吉祥的数字。
至欢:极大欢乐。
朝野:朝廷和民间。
千钟:海量的酒。
洽:融洽,深厚。
五稼:五谷。
丰:丰收。
露华:露水的光泽。
霁空:雨过天晴的天空。
仙乐:神仙般的音乐。
剑舄:剑和履,代指官员。
天道:自然法则。
睿词:明智的言辞。
大中:公正中央。
击壤曲:击壤歌,表示太平盛世。
荅:回应。
尧聪:尧帝的智慧。
翻译
佳节正值阳数,全民同庆朝野欢腾。深厚的恩泽随着千钟美酒流淌,丰收的喜庆属于五谷。
时令菊花洗净露珠的光彩,秋池倒映着雨后晴朗的天空。
金丝般的仙乐飘荡,剑舄罗列,尊贵的官员齐聚一堂。
天道昭昭,普照万物,圣明的言辞广布公正之中。
深感惭愧,无法用言语表达对盛世的赞美,如何回应尧帝的英明聪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庆祝重阳节(即秋天的双九节)的宫廷诗。
首先,“嘉节在阳数”表明了重阳节的到来,阳数指的是用 dương(正)数计算的节日,重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与“至欢朝野同”相连,表现了国泰民安、君臣共乐的景象。
接着,“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则描绘了皇帝对百姓的深厚恩泽和国家农业生产的丰收。千钟洽意指广泛无边的恩惠,而五稼丰则是形容农作物的繁荣。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两句通过对菊花与池水的描绘,表现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菊花在秋季盛开,露华则是指露珠挂满花间的美丽景象;而秋池中的水面平静宽广,可以映射出空中的云彩。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一段,通过对音乐和服饰的描写,传达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金丝可能是指用金线织成的华丽装饰,而剑舄则是一种佩剑的配件,这里象征着官员的身份。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表达了皇帝治国理念的广博和深远,以及对臣民的教化与启迪。这里的天道指的是自然法则,也暗示了皇权的神圣无可争议。
最后,“多惭击壤曲,何以荅尧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不足以回应皇帝恩泽的自谦之情。击壤曲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或仪式,而“何以荅尧聪”则是在自比尧、舜这样的圣君,表示自己的才华远不及先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节日、自然景观、宫廷生活和皇帝德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