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价重公车,大贝南金总不如
出处:《送张先辈公觐四绝句》
明 · 王世贞
少年文价重公车,大贝南金总不如。
见说安昌后堂坐,可曾传得戴崇书。
见说安昌后堂坐,可曾传得戴崇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送张先辈公觐四绝句》中的第一首,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文才与后来的官场地位,表达了对张先辈的敬仰之情。
首句“少年文价重公车”,描绘了张先辈年轻时才华横溢,以文章之士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意指他凭借文采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这里的“公车”借指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途径。
次句“大贝南金总不如”,进一步强调了张先辈的文才之高,即便是珍贵的大贝和南金这样的宝物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张先辈文采斐然,无人能及。
第三句“见说安昌后堂坐”,转而描述了张先辈后来的官场生涯。安昌可能是指某地名或官职,后堂坐则意味着他在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地位,坐于高位。这一句通过地点的变化,暗示了张先辈从文人到官僚身份的转变。
最后一句“可曾传得戴崇书”,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张先辈是否还能像年轻时那样,继续传颂戴崇的著作。戴崇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此处借指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句话表达了对张先辈能否保持年轻时的才华和影响力的一种关切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张先辈年轻时才华与晚年官场地位的对比,以及对其能否保持文学成就的思考,既赞美了张先辈的文才,也流露出对其未来发展的关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