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翠翠湿芙蓉,历险穷幽几万重
出处:《游华山诗十二首》
明 · 邓云霄
霏霏翠翠湿芙蓉,历险穷幽几万重。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
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
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华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句“霏霏翠翠湿芙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山的绿意盎然,仿佛湿润的翠色如同芙蓉般在雾气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历险穷幽几万重”则展现了攀登华山的艰难与探险的乐趣,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登山者置于与天相近的位置,仿佛能与天上的帝座相沟通,同时,也象征着后辈子孙围绕在身边,充满了家族传承的意味。这种对高度和家族情感的双重表达,使得诗句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在岩石之上举行祭祀仪式,与银河的距离似乎变得近在咫尺;竹林中的庭院里,吹笙的声音在浓密的露水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谐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最后,“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独特韵味的深深喜爱。步虚声歇,意味着在宁静的环境中,只有松风与涧水的轻柔旋律以及远处稀疏的钟声相伴,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登山过程中的内心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