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
出处:《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 其一》
宋 · 姚勉
千里携书谒帝阍,如君忠义出天根。
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
且共渔樵谈帝霸,岂无豪俊整乾坤。
细吟窗下庐山句,亦欲乡人访道原。
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
且共渔樵谈帝霸,岂无豪俊整乾坤。
细吟窗下庐山句,亦欲乡人访道原。
注释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携书:带着书信。
谒帝阍:拜见皇帝。
忠义:忠诚和义气。
出天根:源自于内心深处。
筳篿:古代朝廷上的一种问答形式。
回渊听:倾听您的意见。
寸草:比喻微小的自己。
报厚恩:回报深深的恩情。
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民间百姓。
帝霸:帝王业绩。
豪俊:英雄豪杰。
整乾坤:整顿天下。
细吟:低声吟诵。
庐山句:庐山的诗句,可能暗指隐逸或道家思想。
乡人:同乡。
访道原:探寻道义的根源。
翻译
长途跋涉带着书信拜见皇帝,像您这样的忠诚义气源自于天性。已经决定在朝廷中倾听您的意见,我像小草一样想要回报您的深厚恩情。
暂且与渔夫樵夫谈论帝王业绩,难道没有英雄豪杰能整顿天下?
在窗下低声吟诵庐山的诗句,也想邀请同乡探寻道义的根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的作品,题为《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邹端简忠诚义气的赞赏,以及对其归乡的期待和鼓励。首句“千里携书谒帝阍”描绘了友人长途跋涉进京献书的情景,显示出其对朝廷的忠诚和决心。接着,“如君忠义出天根”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品德高尚。
“筳篿已卜回渊听”暗指友人此行可能得到朝廷的回应,暗示了他的期望。诗人希望友人能像“寸草还思报厚恩”那样,不忘朝廷的恩惠,日后有所作为。“且共渔樵谈帝霸”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论国家大事的愿望,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最后两句“细吟窗下庐山句,亦欲乡人访道原”,诗人想象友人在归乡后,会在窗下细细品味诗文,同时也会寻找道家的根源,体现了对友人精神追求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也寓含了对国家和道德修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