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非真实,造化聊戏尔
出处:《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其一》
宋 · 苏轼
平生无一女,谁复叹耳耳。
滞留生此儿,足慰周南史。
那知非真实,造化聊戏尔。
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
烦公为假说,反覆相指似。
欲除苦海浪,先乾爱河水。
弃置一寸鳞,悠然笑侯喜。
为公写馀习,瓶罍一时耻。
滞留生此儿,足慰周南史。
那知非真实,造化聊戏尔。
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
烦公为假说,反覆相指似。
欲除苦海浪,先乾爱河水。
弃置一寸鳞,悠然笑侯喜。
为公写馀习,瓶罍一时耻。
注释
耳耳:表示叹息声。滞留:停留,留下。
周南史:古代南方地区的典籍,比喻历史或传统。
造化:自然,造物者。
戏尔:戏弄你,开玩笑。
恩爱:深情厚爱。
假说:虚构的故事。
苦海:比喻苦难深重的生活。
爱河水:比喻爱情的河流。
侯喜: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喜悦的人。
馀习:遗留的习惯或旧习气。
瓶罍: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代指世俗的眼光或评价。
翻译
我一生没有女儿,又有谁会叹息呢。我留下这个儿子,足以安慰周南的历史记载。
谁知这不是真的,造物主只是在开玩笑。
最初的烦恼并无根源,恩爱才是它的种子。
请帮我虚构一个故事,反复讲述以说明。
要摆脱痛苦的波涛,首先要干涸爱河的水。
舍弃一寸真爱,我悠然一笑,只为侯喜而欢喜。
为了你,我写下这些旧习,一时之间让瓶罐都蒙羞。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即苏东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亲人深厚的感情和对生命真实性的思考。
首句“平生无一女,谁复叹耳耳。”表明诗人原本没有女儿,这份得来不易的喜悦谁能理解呢?接着“滞留生此儿,足慰周南史。”则是说即便是偶尔留下的这位孩子,也足以安慰我内心的那段历史。
第三句“那知非真实,造化聊戏尔。”诗人自问,这一切是否都是真的,还是天地间的一场游戏?第四句“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表达了世间的烦恼原本无从产生,只是因为这份深厚的情感而生根发芽。
第五句“烦公为假说,反覆相指似。”似乎在说对亲人的挂念和担忧,不过是一种假设的叙述,反复在心中盘旋。接着“欲除苦海浪,先乾爱河水。”表达了希望消除人世间的痛苦之前,首先要尽干这份深情如同河流的水。
第七句“弃置一寸鳞,悠然笑侯喜。”则是放下了一些不重要的事物,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欢乐。最后两句“为公写馀习,瓶罍一时耻。”可能是在表达诗人为了亲人而写下的文章,就像是一时的羞愧。
这首诗通过对亲情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苏轼对于生命、真实和情感的深邃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他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