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谅无淩寒色,岂与青山辞全文

谅无淩寒色,岂与青山辞

出处:《茅檐下始栽竹
唐 · 柳宗元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
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
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
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
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
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
岂伊纷嚣閒,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
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淩寒色,岂与青山辞

拼音版原文

zhàngmáowèishǔchángqīn
shìyǒuzhòngzhuìzhēngníngsuǒ

dōnglínxìngdǎoshùzhúyāoliáng
xīnránqièzhìchā西yánchuí

chǔrǎngduōguàishíkěnzáo
jiāngfēngyúnháixiāngzhuī

xiāoguòyōuchí
zhēngēnyǒngěrhánquán

chuāngsuìyǎnshànníngchí
qīnglíngnóngzhěndiànzhī

wǎngchóngxiǎoqínjiǒngzhī
fēnáojiānzhòngxīn

jiāěrtíngtíngzhìyuǎnyōu
jiànmàncǎowěngwèiyǒuhuá姿

liànglínghánqīngshān

注释

瘴茅:指生长在南方湿热地区的茅草。
溽暑:湿热的暑气。
重膇疾:严重的疾病,可能指水肿或其他不适。
凉飔:凉爽的风。
贞根:坚贞的根系,比喻持久不变的事物。
寒泉:寒冷的泉水,象征清凉和滋养。
夜窗:夜晚的窗户。
晓禽:清晨的鸟儿。
纷嚣:嘈杂、纷扰。
谅无:料想没有。

翻译

用瘴茅盖起房屋,湿热常常侵袭肌肤。
恰巧我身患重病,这种潮湿怎能适宜。
东边邻居好心指引,种满竹木带来凉意。
我心满意足,扛着锄头走向西山崖边。
楚地石头众多,开垦劳作已筋疲力尽。
傍晚江风吹来,拖曳车轮回程追赶。
穿过荒凉的水边,曲折蜿蜒靠近幽深台阶。
希望你的根系坚固,让寒泉滋养你。
夜晚不再关窗,羽扇也不再使用。
清冷的露水汇聚,枕席已觉凄凉。
昆虫藏在密叶间,晨鸟栖息在高枝。
哪里是喧嚣的闲暇,忧虑重重使我心安。
欣赏你亭亭玉立的姿态,即使远离尘世的约定。
未见野草蔓生,茂盛中仍有花的娇媚。
料想你不会畏惧严寒,怎会舍弃青山的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种植竹子并寻求凉爽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 这两句描写了夏季的热烈,以及草屋在这样的天气下的简陋。

"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表示诗人因为炎热而感到身体不适,但这种潮湿的环境却适合竹子的生长。

"东邻幸导我,树竹邃凉飔。" 这里写到邻居引导诗人种植竹子,以求得清凉。

"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诗人因而感到心满意足,因为这符合他的愿望,而竹子也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格。

接下来的几句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描述了诗人在外出游时所见到的奇特景观与劳累的情形,以及天气的变化和急促的行程。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写到了竹子生长在清凉的环境中,其坚实的根基与甘美的泉水相得益彰。

最后几句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 描绘了夜晚诗人不用关闭窗户,用羽扇轻拂,感受着清晨的露水和自然界的宁静,以及昆虫在树叶间的安息。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种竹、寻凉和观察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