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米经寒涩,芦门避乱宜
出处:《寓高邮禅居寺》
宋 · 晁说之
冰霜岁暮时,泽国更何为。
菰米经寒涩,芦门避乱宜。
小人誇羯虏,志士忆京师。
欲语残僧笑,君归未可期。
菰米经寒涩,芦门避乱宜。
小人誇羯虏,志士忆京师。
欲语残僧笑,君归未可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冰霜:寒冷的冬季。岁暮:年底。
泽国:水乡,沼泽地带。
更何为:又能做什么。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寒涩:因寒冷而变得味道不佳。
芦门:用芦苇编成的门,简陋但能避风挡雨。
避乱:躲避战乱。
小人:指见识浅薄的人。
誇:夸耀。
羯虏: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
志士: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忆:怀念。
残僧:年老或体弱的僧人。
笑:苦笑或无声的笑。
君:你。
归:回归。
未可期:难以预料。
翻译
在寒冬的冰霜时节,水乡之地又能做些什么呢?菰米经过严寒变得苦涩,芦苇门扉则是躲避战乱的好去处。
小人们夸耀对敌人的胜利,有志之士却思念着京城。
想要倾诉心声,却只能对着老僧笑,你的回归遥不可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寓高邮禅居寺》。诗中描绘了岁末时节,冰霜严寒,身处水乡之地的景象。诗人感慨万分,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菰米因寒冷而变得难以入口,芦苇门似乎成了乱世中寻求庇护的所在。他批评了那些夸耀战功的小人,而真正有志之士则思念着遥远的京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残僧交谈,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友人的期待,暗示着归期遥遥无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沉,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的无奈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