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全文

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

宋 · 陈著
河海翻飞信有由,相逢莫学楚囚愁。
人方椎髻说苏子,天把布衣存武侯。
世变古今张与翕,人心造化去中留
云南高处应看透,许得溪翁入坐不。

拼音版原文

hǎifānfēixìnyǒuyóuxiāngféngxuéchǔqiúchóu

rénfāngzhuīshuōtiāncúnhóu

shìbiànjīnzhāngrénxīnzàohuàzhōngliú

yúnnángāochùyìngkàntòuwēngzuò

注释

河海:江河。
翻飞:翻腾。
信:确实。
由:道理。
相逢:相遇。
楚囚:被囚禁的楚国人,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愁:忧虑。
椎髻:古代男子的一种发型,类似椎状。
苏子:苏轼,宋代文学家。
布衣:平民百姓。
武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慧和军事才能著称。
世变:世间变化。
古今:古今。
张与翕:张开和闭合,比喻事物的起伏变化。
人心:人的内心世界。
造化:自然法则,命运。
去中留:离去与留下,指生死轮回。
云南:中国省份,位于西南部。
高处:高海拔的地方。
看透:洞察。
许:允许。
溪翁:溪边的老翁,泛指隐士或闲适之人。
入坐:坐下。

翻译

江河翻腾自有其道理,相遇时不要像楚囚般忧虑重重。
人们正梳着发髻谈论苏轼,上天却赋予平民百姓以诸葛亮般的才智。
世间变迁如同开合的天地,人心在生与死之间流转。
站在云南的高处应当看得透彻,是否允许溪边老翁在此静坐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内兄舒通叟太博寓云南僧舍》。诗中,诗人以河海翻飞为喻,表达世间变化之大,强调相逢时不应像楚囚般忧虑重重。他赞赏人们在逆境中仍能像苏轼那样乐观豁达,又提到上天赋予普通人如诸葛亮般的才智和使命。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变迁如同呼吸一般张弛有度,而人心在其中得以留存智慧。最后,诗人站在高处的云南,寄望能够看透世事,邀请那位溪边的隐士一同坐谈,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