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看匝地光浮玉,坐恐周天误雨盐
出处:《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明 · 林光
轩冕浮云藐若纤,羊裘大泽钓输严。
吟看匝地光浮玉,坐恐周天误雨盐。
瞑目伊川尸讲席,齐腰释子立穷檐。
白头吏隐桥门下,诗到忘新不用尖。
吟看匝地光浮玉,坐恐周天误雨盐。
瞑目伊川尸讲席,齐腰释子立穷檐。
白头吏隐桥门下,诗到忘新不用尖。
鉴赏
这首诗以雪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感悟。首先,“轩冕浮云藐若纤,羊裘大泽钓输严”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官位名利比作轻如微尘的浮云,而选择隐逸生活的人则如同严子陵一般,宁愿在大泽垂钓,不为世俗所累。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吟看匝地光浮玉,坐恐周天误雨盐”描绘了一幅雪景图,雪花飘落,仿佛是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玉石,而诗人却担心这美丽的景象会因为雨水的降临而破坏,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之情。
“瞑目伊川尸讲席,齐腰释子立穷檐”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伊川先生闭目静思、释子(和尚)在贫寒中坚持修行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信仰追求的尊重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在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
最后,“白头吏隐桥门下,诗到忘新不用尖”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生活状态,他虽身处官场,但心向自然与宁静,以诗为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里的“不用尖”可能是指创作时的自然流畅,不刻意雕琢,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纯真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知识、信仰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