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如天远,携家难计程
出处:《送潘景参赴利路帐干》
宋 · 赵师秀
蜀道如天远,携家难计程。
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
戍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
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
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
戍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
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蜀道:指四川的山路,艰险而漫长。携家:带着家人。
计程:计算路程。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猿声:古代蜀道上著名的凄凉猿猴叫声。
戍密:边防戒备森严。
栈虚:栈道空旷。
同年同寂寞:指同龄人分别后各自孤独。
子成名:你将会有所成就。
翻译
蜀道之艰难,仿佛通向天边,带着家人难以估算行程。若不走三峡这条路,就能避免听到那悲伤的猿猴哀鸣声。
边防严密的地方,野花稀疏,栈道上空山雨声回荡。
我们同年同月出生,如今却各自踏上寂寞的路途,你此去必会功成名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道之难,诗人赵师秀以送别友人潘景参赴利路任职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和对友人未来的期许。首句“蜀道如天远”形象地展现了蜀道的险峻与遥远,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携家难计程”表达了家庭随行的不易,以及路程的漫长无定。
“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进一步渲染了蜀道的荒凉与凄清,猿猴哀鸣之声往往象征着孤寂和离愁,诗人希望友人能避开这一段哀婉的路段,以减少旅途中的感伤。
“戍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两句通过描绘野外的稀疏野花和栈道上传来的山雨声,刻画出沿途环境的荒凉与寂静,也暗含了友人将要面对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诗人感慨“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表达了对友人同样身处异乡的共鸣,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尽管这可能会使他们彼此更加寂寞。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蜀道的描绘和对友人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