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
出处:《独居自遣一首寄厚之》
宋 · 李光
平生忧道不忧贫,万里风波一叶身。
路滑须凭木上座,天寒那用竹夫人。
闲寻独鹤为仙友,笑指孤云作近邻。
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
路滑须凭木上座,天寒那用竹夫人。
闲寻独鹤为仙友,笑指孤云作近邻。
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独居自遣一首寄厚之》。诗中表达了诗人独居生活中的淡泊与超然,以及对自然和仙鹤的亲近。
首句“平生忧道不忧贫”,点明了诗人一生追求的是道德与真理,而非物质财富,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精神追求。接着,“万里风波一叶身”描绘了诗人如同一片小舟在广阔无垠的风浪中漂泊,形象地展现了他孤独而坚韧的生活状态。
“路滑须凭木上座,天寒那用竹夫人”,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之路比作滑溜的路面,需要依靠稳固的木凳来支撑;将寒冷的天气比作需要取暖的竹夫人,暗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独立。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在逆境中保持自我、不依赖外力的精神风貌。
“闲寻独鹤为仙友,笑指孤云作近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将独鹤视为自己的仙友,将孤云视为近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丰富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为其提供了心灵的慰藉。
最后,“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做好了终老于海南的准备,不再频繁地向远方的朋友问候。这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接受,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选择在海南度过余生,或许是为了追求更加自由、宁静的生活环境,或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居生活中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情依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