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云教已颓,而不由人行
出处:《送全翁掌教常熟》
明 · 王立道
圣远斯道熄,譊譊世争鸣。
词华荡文士,章句老经生。
岂无董韩徒,千载犹晨星。
青紫开捷径,身名以为荣。
沦胥迨有宋,群哲时乃兴。
长夜发荧烛,迷途始知津。
圣代振昌运,乡国储才英。
诗书被遐壤,登堂蔼儒绅。
嗟彼禄利途,犹为后进萦。
忆昔安国子,苏学卓有声。
先生富道德,弟子多循循。
孰云教已颓,而不由人行。
伫看春风满,桃李罗前庭。
词华荡文士,章句老经生。
岂无董韩徒,千载犹晨星。
青紫开捷径,身名以为荣。
沦胥迨有宋,群哲时乃兴。
长夜发荧烛,迷途始知津。
圣代振昌运,乡国储才英。
诗书被遐壤,登堂蔼儒绅。
嗟彼禄利途,犹为后进萦。
忆昔安国子,苏学卓有声。
先生富道德,弟子多循循。
孰云教已颓,而不由人行。
伫看春风满,桃李罗前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送全翁掌教常熟》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感慨和对师德的赞扬。首联“圣远斯道熄,譊譊世争鸣”暗寓古代圣贤之道在纷扰世俗中渐行渐远,但仍有学者在争议中坚守。颔联“词华荡文士,章句老经生”描绘了文人墨客沉浸于辞藻之美,经生则专注于经典研读的场景。
颈联“岂无董韩徒,千载犹晨星”以董仲舒、韩愈等贤良为榜样,赞美像他们那样的优秀教师虽稀少如晨星,但仍存在。接下来,“青紫开捷径,身名以为荣”批评了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认为真正的荣耀在于学问而非权位。
“沦胥迨有宋,群哲时乃兴”暗示宋代以来,教育有所复兴,哲人兴起,照亮了求知之路。“长夜发荧烛,迷途始知津”形象地比喻在黑暗中,优秀的教师如明灯,引导学生走出困惑。
尾联“圣代振昌运,乡国储才英”歌颂了盛世对教育的推动,以及地方储备的人才精英。最后,“诗书被遐壤,登堂蔼儒绅”描绘了书香四溢的氛围,儒者风范受到尊敬。诗人感叹“嗟彼禄利途,犹为后进萦”,指出尽管功名诱惑仍在,但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教育和师道。
整首诗通过送别全翁掌教,既表达了对教育的期待,也寄寓了对师德的呼唤,具有深厚的教育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