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忻绿野脩初服,好为丹山酹一觞
出处:《建宁府宴徐意一知院乐语》
宋 · 高斯得
幅巾支杖勇还乡,昨夜方开昼锦堂。
司马高风倾国慕,韩公晚节袭人香。
已忻绿野脩初服,好为丹山酹一觞。
卜夜莫嫌秋漏永,仙翁鹤骨尽康强。
司马高风倾国慕,韩公晚节袭人香。
已忻绿野脩初服,好为丹山酹一觞。
卜夜莫嫌秋漏永,仙翁鹤骨尽康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幅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支杖:拄杖,表示年老或行动不便。
昼锦堂:显耀功名之地,此处指还乡后的荣耀住所。
司马:泛指有威望的官员。
高风:高尚的品格。
倾国慕:全国人都敬仰。
韩公:借指具有美德的人。
晚节:晚年的行为。
绿野:代指田园生活。
脩初服:修整初入仕途时的简朴衣物,象征回归本真。
丹山:可能指名胜之地,也可寓意饮酒之地。
酹一觞:以酒祭奠。
卜夜:夜间的占卜活动。
秋漏永:秋天夜晚时间长。
仙翁:对老年人的尊称。
鹤骨:形容人瘦削如鹤,象征长寿健康。
翻译
头戴幅巾手拄杖,他勇敢地返回故乡,昨夜才在昼锦堂欢聚。人们对司马高尚的品格充满仰慕,韩公晚年的节操如同芬芳袭人。
他对回归田园生活,修整初始的朴素衣裳感到欣喜,喜欢在丹山举杯祭奠。
夜晚占卜时不要嫌秋夜漫长,仙翁您身如鹤骨却依然健壮康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斯得在建宁府宴会上,以古代名臣为榜样,表达自己归乡的豪情和对友人徐意一知院的敬意。"幅巾支杖勇还乡"展现了诗人归乡的决心和潇洒,"昨夜方开昼锦堂"则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成就。接下来,诗人将司马(如司马相如)的高尚风格和韩公(如韩愈)晚年的美德作为赞美对象,表达对德行的崇尚。
"已忻绿野脩初服"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回归自然的喜悦,"好为丹山酹一觞"则寓意举杯共饮,庆祝友情和回归。最后,诗人鼓励徐意一知院不必因夜晚漏壶滴水声而感到长夜难眠,他祝愿徐意一健康长寿,如同仙翁般鹤发童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个人的归隐志向,又包含了对朋友的祝福,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