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
唐 · 刘禹锡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
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
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
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注释
池馆:池塘边的馆舍。寂然:非常安静。
白莲:白色的莲花。
出水:刚刚露出水面。
碧树:碧绿色的树木。
鸣蝉:鸣叫的蝉。
静室:寂静的房间。
磬:寺庙中敲击的木鱼。
斋厨:素食厨房。
绝烟:没有炊烟。
蕃僧:外国僧人。
共载:一起共享。
神仙:传说中的仙人。
翻译
池塘边的馆舍如今正适宜,主人却为何如此安静。白莲花刚刚从水面探出,碧绿的树上还没有蝉鸣声响起。
夜晚在静室中听到木鱼声,厨房里的炊烟在傍晚时分已经消失。
如果那些外国僧人也在此共享,那他们恐怕不是神仙吧。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池馆的宁静美景。开篇“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表达了对主人不解其淡然心境的疑问。接下来,“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生动地描绘了荷花初出水面的景象和尚未有蝉虫鸣叫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则是说在寂静的屋中夜里能够听到磬石的声音,而在斋房里晚上已经看不到烟火,这些都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意境。
最后,“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中的“蕃僧”可能指的是居住在边疆地区的僧人或异域来的僧侣,通过他们与主人一同乘船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超脱凡尘、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和疑问。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池馆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主人及其生活状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