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野老目无之,大声不背引车避
出处:《读魏武诗》
明 · 曾曰唯
其人为霸则有馀,其诗为帝非不足。
大风之歌秋风辞,视之魏武竹弟肉。
数千年来魏及唐,杜甫曹操相低昂。
白也慷慨孙郎比,东西争帝将雁行。
虎踞龙盘天子气,魏曹终有并吞势。
少陵野老目无之,大声不背引车避。
大风之歌秋风辞,视之魏武竹弟肉。
数千年来魏及唐,杜甫曹操相低昂。
白也慷慨孙郎比,东西争帝将雁行。
虎踞龙盘天子气,魏曹终有并吞势。
少陵野老目无之,大声不背引车避。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曹操的诗歌与他的政治地位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曹操在政治上具有“余力”,而在文学创作上同样“非不足”。他将曹操的《大风歌》与《秋风辞》视为与魏武帝身份相匹配的作品,甚至将其与曹操本人相提并论,暗示了曹操在艺术上的影响力与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权力相得益彰。
诗中提到,从魏晋到唐代,曹操与杜甫、曹操作为诗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辉映,形成了一个“雁行”的格局。这里的“雁行”比喻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并肩位置,显示出他们对后世文坛的巨大影响。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虎踞龙盘天子气”这一句,描绘了曹操作为政治领袖的雄姿,暗示了他最终能够统一北方的势力。而“魏曹终有并吞势”则直接点明了曹操在历史上的军事成就和政治地位。
最后,“少陵野老目无之,大声不背引车避”一句,以杜甫(少陵野老)为例,表达了即使在伟大如杜甫这样的诗人眼中,曹操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杜甫在面对曹操的诗歌时,没有回避,而是选择了正面回应,这反映了曹操诗歌的深邃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对曹操的诗歌进行了高度评价,还巧妙地将他的政治生涯与文学成就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