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马首凭陵伤苜蓿,鹊巢栖断怨鸱鸮全文

马首凭陵伤苜蓿,鹊巢栖断怨鸱鸮

出处:《百粤吟
明 · 陈堂
粤王台上气萧萧,万木惊秋景寂寥。
马首凭陵伤苜蓿,鹊巢栖断怨鸱鸮
笳声月落心如折,雁字风高影欲摇。
野老临江空怅望,乘槎欲泛海边潮。

鉴赏

此诗描绘了粤王台在秋日的凄清景象,满目萧瑟,万物皆显寂寥。首联“粤王台上气萧萧,万木惊秋景寂寥”以“气萧萧”和“景寂寥”渲染出一种深秋的肃杀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带悲凉的场景之中。接着,“马首凭陵伤苜蓿,鹊巢栖断怨鸱鸮”两句,通过马匹与鸟儿的视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马儿因秋风而显得更加孤寂,鸟巢的残破也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笳声月落心如折,雁字风高影欲摇”则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笳声在月落时分显得格外凄厉,仿佛能触动人的心弦;而雁字在高风中摇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暗示着离别与迁徙的主题。最后,“野老临江空怅望,乘槎欲泛海边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野老面对江水只能徒然地眺望,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却只能借助想象中的“乘槎泛海”来寄托这份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