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彼山中结茅屋,空馀千古夜猿哀
出处:《华阳吟 其四》
宋 · 白玉蟾
白云和我到天台,眼入青山意豁开。
到彼山中结茅屋,空馀千古夜猿哀。
到彼山中结茅屋,空馀千古夜猿哀。
注释
天台:古代名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与道教文化紧密相关。青山:青翠的山峦,象征着生机和自然之美。
豁开:形容心情开朗,视野开阔。
茅屋:简陋的竹屋,常用于隐居或田园生活。
空馀:只剩下,表示孤独或寂静。
夜猿哀:夜晚的猿猴哀鸣,可能象征着孤独或凄凉。
翻译
白云伴随我一同登上天台,眼前青山让人心胸开阔。在那里山中盖起竹舍小屋,只留下千年长夜的猿猴哀鸣声。
鉴赏
诗人以"白云和我到天台"开篇,既表达了与大自然的亲密交融,又点出了行走的目的地——天台山。接下来"眼入青山意豁开"一句,则描绘出当景色尽收眼底时,那种心旷神怡、胸襟洒落的情怀。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的隐居生活,"到彼山中结茅屋"显示了一种回归自然、简约生活的愿望。最后一句"空馀千古夜猿哀"则通过对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夜晚猿啼之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寂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