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归看故乡,故人何在全文

归看故乡,故人何在

出处:《来日大难一首
明 · 黄省曾
来日大难,丧尔荣华。
尽若落日,殒如秋花。
阿房成灰,青门种瓜。
壮士失风云,为奴鲁朱家。
金玉满堂,时去消歇。
盍携壶觞,常醉明月。
朝登崆峒,暮宿沧海。
刘安八公,控鹤相待。
乘龙太清,弄云五彩。
归看故乡,故人何在
麟肴凤羞,邅回瀛洲。
俯观世人,不殊蜉蝣。

鉴赏

这首诗《来日大难》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无常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首句“来日大难,丧尔荣华”开篇即点出人生的艰难与短暂,荣华富贵终将逝去,如同朝露易散。接着“尽若落日,殒如秋花”以落日和凋零的秋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阿房成灰,青门种瓜”则以历史遗迹与日常劳作形成鲜明对比,阿房宫的辉煌已化为尘土,而平凡的农夫却在青门辛勤耕作,寓意着世事的更迭与平凡生活的永恒。

“壮士失风云,为奴鲁朱家”进一步探讨了命运的无常,即便是豪情壮志之人也可能遭遇不幸,沦为他人之奴仆,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世态炎凉。

“金玉满堂,时去消歇”提醒人们财富与地位并非永恒,时间流逝,一切都将归于虚无。诗人建议“盍携壶觞,常醉明月”,主张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乐趣,享受自然之美,以酒为伴,与明月共醉,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朝登崆峒,暮宿沧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希望在山川大海间自由翱翔,摆脱世俗的束缚。

“刘安八公,控鹤相待”借用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故事,象征着追求超脱凡尘、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与自由。

“乘龙太清,弄云五彩”则是对仙境生活的想象,乘着龙遨游于清朗的天空,与五彩的云朵嬉戏,展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归看故乡,故人何在”表达了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即使身处远方,心中仍牵挂着最初的家园与亲人。

“麟肴凤羞,邅回瀛洲”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宴饮场景,麟肉凤食,令人向往,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

“俯观世人,不殊蜉蝣”最后以蜉蝣自比,感叹人类生命的短暂与渺小,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贯穿始终,通过对人生、命运、自然、理想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