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北堂前,借问阿母谁
花以喻忘忧,石以喻匪移。
傍彼三秀荣,侑我九霞卮。
秋光正鲜妍,有鸟来瑶池。
衔此瑞世图,翩翩集庭墀。
珍羞罗芬芳,丝竹吹参差。
婺彩挂南天,下照莱子衣。
婆娑北堂前,借问阿母谁。
篯铿难为兄,膝有张仲儿。
行年才半百,其乐不可支。
长跽进一觞,千秋以为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花、石、芝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宴会、祥鸟、美酒佳肴等的渲染,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充满吉祥氛围的寿宴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花以喻忘忧”、“石以喻匪移”,既表达了对母亲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也寓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崚嶒花下石,晔晔石上芝”开篇即以花与石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之美。“花以喻忘忧,石以喻匪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暗示着母亲如同这不随岁月变迁的石上芝草,坚韧而永恒,同时又像花一般,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与快乐。
接下来,“花以喻忘忧”一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母亲能够远离忧愁,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而“石以喻匪移”则寓意母亲的坚定与不变,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她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强。
“旁彼三秀荣,侑我九霞卮”描绘了宴会上的盛况,三秀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九霞卮则是珍贵的酒器,象征着丰盛的宴席和主人的慷慨。这里不仅展现了对母亲寿辰的热烈庆祝,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秋光正鲜妍,有鸟来瑶池”将自然美景与宴会相融合,秋日的景色与瑶池中的祥鸟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增添了宴会的神秘与庄重感。
“珍羞罗芬芳,丝竹吹参差”描述了宴会上美食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芬芳的佳肴与悠扬的乐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愉悦的氛围。
“婺彩挂南天,下照莱子衣”则通过天空中的星彩与地面的衣物相互映衬,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盛大与庄严,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婆娑北堂前,借问阿母谁”通过描述母亲在北堂前的舞动,表达了对母亲优雅风姿的赞美,同时也引出了对母亲身份的询问,暗示了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戴。
“篯铿难为兄,膝有张仲儿”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对母亲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行年才半百,其乐不可支”是对母亲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充满活力与快乐的赞美,体现了对长寿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长跽进一觞,千秋以为期”则是诗人向母亲表达的最深祝福,希望母亲能够健康长寿,共享千秋之乐,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宴会场景、祥瑞之鸟、美酒佳肴等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母亲形象的深情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温情与祝福的寿宴画卷,表达了对母亲长寿健康、家庭和谐幸福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