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独归去,墟烟苍翠沈
出处:《西郊散步》
清 · 陈启佑
西风动山郭,飒然秋气深。
散步出郭门,山光青上襟。
蝉声咽远树,樵语归平林。
黄云卷四野,篝车娱苍黔。
俯仰殊各得,大哉天地心。
闻道五年前,孤城边骑临。
登陴不遑食,干戈苦相寻。
我来幸无事,弦诵有余音。
人偿室家乐,边乏桴鼓侵。
藉此足高枕,怀抱宽古今。
林壑开图画,曳杖恣行吟。
薄暮独归去,墟烟苍翠沈。
散步出郭门,山光青上襟。
蝉声咽远树,樵语归平林。
黄云卷四野,篝车娱苍黔。
俯仰殊各得,大哉天地心。
闻道五年前,孤城边骑临。
登陴不遑食,干戈苦相寻。
我来幸无事,弦诵有余音。
人偿室家乐,边乏桴鼓侵。
藉此足高枕,怀抱宽古今。
林壑开图画,曳杖恣行吟。
薄暮独归去,墟烟苍翠沈。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启佑的《西郊散步》描绘了秋天郊外的宁静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首联“西风动山郭,飒然秋气深”以西风吹过山城,渲染出浓厚的秋意。接着,“散步出郭门,山光青上襟”写诗人漫步出门,山色映照衣襟,给人清新之感。
中间四句通过“蝉声咽远树,樵语归平林”展现了远处蝉鸣与伐木声交织的乡村生活,以及“黄云卷四野,篝车娱苍黔”对广阔田野上黄云翻滚、农事繁忙的生动描绘。诗人感叹“俯仰殊各得,大哉天地心”,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感慨。
回顾过去,诗人忆起五年前战乱时期,“孤城边骑临,登陴不遑食,干戈苦相寻”,那时边疆动荡不安。而今“我来幸无事,弦诵有余音”,表达出和平时期的庆幸和对教育文化的重视。诗人希望借此安宁,享受家庭和睦与学术研究的乐趣,“人偿室家乐,边乏桴鼓侵”。
最后,诗人悠然自得,“藉此足高枕,怀抱宽古今”,在山水之间纵情吟咏,直至“薄暮独归去,墟烟苍翠沈”。整首诗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