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出处:《秋酌》
宋 · 陈宓
不饮踰时心已灰,黄花忽破杪秋来。
初无雅兴酬佳节,谩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复尔,清时端可赋康哉。
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初无雅兴酬佳节,谩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复尔,清时端可赋康哉。
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饮:不喝酒。踰时:超过预定时间。
心已灰:心情沮丧。
黄花:菊花。
杪秋:深秋末尾。
雅兴:高雅的兴趣或兴致。
酬:应答,庆祝。
佳节:美好的节日。
霜英:秋天的菊花。
玉醅:美酒。
聊复尔:姑且如此,随便应付一下。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端可:确实可以。
康哉:安康啊。
明年此日:来年此时。
知何处:不知道会在哪里。
好遣:最好安排。
诗筒:古代用于传递诗文的竹筒。
翻译
如果不饮酒,时间一过心情就变得沮丧,黄色的菊花突然在深秋绽放。起初没有庆祝佳节的兴致,只是随意地将菊花浸入美酒中。
无法免俗,姑且如此,趁着清平盛世,可以赞美一下安康。
到了明年这个时候,谁知道会在哪里,最好通过诗筒多交流往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未能饮酒而内心渐感落寞的情景。首句"不饮踰时心已灰"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享受节日饮酒习俗的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遗憾让他的心情变得黯淡。"黄花忽破杪秋来"则点出时令已至深秋,菊花盛开,本应是赏花畅饮的好时节。
诗人感叹自己没有雅兴去庆祝佳节,只能勉强将菊花浸入美酒中,聊以自慰。"免俗未能聊复尔"流露出他对世俗习俗的无奈,但还是借酒浇愁,暂且寻求片刻的解脱。在这样的清平之世,他希望能写出赞美安宁生活的诗句,即"清时端可赋康哉"。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不确定明年的这个时候会在哪里,只能寄希望于通过诗筒与朋友交流,延续这份情感的往来。整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