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须理行缠,勿遣岁月徂
出处:《邻翁王道人送武夷图》
宋 · 徐瑞
客从建安归,遗我武夷图。
开图挂素壁,风烟生座隅。
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
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
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
荒哉武与夷,辽辽不可呼。
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棹歌留绝唱,遗书镇精庐。
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
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
便须理行缠,勿遣岁月徂。
山灵有夙契,清风为前驱。
开图挂素壁,风烟生座隅。
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
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
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
荒哉武与夷,辽辽不可呼。
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棹歌留绝唱,遗书镇精庐。
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
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
便须理行缠,勿遣岁月徂。
山灵有夙契,清风为前驱。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友人从建安带回的武夷图,展开在素壁之上,仿佛将武夷山的风烟、奇峰、九折溪流、岩壑云雾以及仙都之景一一展现。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武夷山的壮丽景象,如“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同时,也表达了对武夷山历史遗迹和仙人传说的向往与追忆,“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诗中还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表达了诗人虽无法亲自登临武夷山,但希望能通过艺术创作,捕捉其幽静之美。最后,诗人以“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表达出对武夷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因现实束缚而未能实现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武夷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