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诵窗虚闻月下,渔樵路迥出云中
出处:《东湖书院次刘东山大司马韵为吴都宪廷举作》
明 · 谢迁
绝涧萦回万壑通,草堂真趣许谁同。
天开梧野空尘宇,地接桃源尚古风。
弦诵窗虚闻月下,渔樵路迥出云中。
主人漫动思归兴,宪节方当惠困穷。
天开梧野空尘宇,地接桃源尚古风。
弦诵窗虚闻月下,渔樵路迥出云中。
主人漫动思归兴,宪节方当惠困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首联“绝涧萦回万壑通,草堂真趣许谁同”以“绝涧”和“万壑”展现山川的壮丽与幽深,隐居的“草堂”则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似乎只有真正的隐士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颔联“天开梧野空尘宇,地接桃源尚古风”运用了“梧野”和“桃源”的典故,前者象征着自然的广阔与清静,后者则寓意着理想中的避世之地,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颈联“弦诵窗虚闻月下,渔樵路迥出云中”通过“弦诵”和“渔樵”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书院内学者的勤奋学习和山间百姓的自在生活,月光下的窗户和云雾缭绕的道路,更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美感。尾联“主人漫动思归兴,宪节方当惠困穷”表达了主人虽有归隐之心,但当前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