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移置夜我旁,儿惊屡叫安之乳
出处:《苦雨后篇》
明 · 李梦阳
小儿?哑始学语,育之后屋逢今雨。
包裹移置夜我旁,儿惊屡叫安之乳。
霆雷虩虩屋瓦震,疾电绕床乱走鼠。
大儿明农隔城住,即有缓急谁视汝。
旦日报至心则降,雨未伤人伤稷黍。
前时三月点雨无,大儿忧色禾半枯。
日日望雨雨反荼,荡然畎亩为江湖。
天晴微风波水动,沟渠四注长河涌。
明晦反覆何代无,嘱儿更备宜秋种。
包裹移置夜我旁,儿惊屡叫安之乳。
霆雷虩虩屋瓦震,疾电绕床乱走鼠。
大儿明农隔城住,即有缓急谁视汝。
旦日报至心则降,雨未伤人伤稷黍。
前时三月点雨无,大儿忧色禾半枯。
日日望雨雨反荼,荡然畎亩为江湖。
天晴微风波水动,沟渠四注长河涌。
明晦反覆何代无,嘱儿更备宜秋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苦雨后篇》描绘了一个家庭在连绵阴雨后的困境与感慨。诗中,诗人以一个小儿的视角,展现了孩子初学说话时,家中突遭大雨侵袭的情景。屋瓦震动,疾电闪烁,环境嘈杂,大儿因住在城外无法及时照应,使得家庭面临生活的不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农作物的忧虑,之前干旱导致庄稼半枯,如今雨水过多又可能淹没田地。
诗中“雨未伤人伤稷黍”一句,流露出对百姓生计的深深关切,大雨不仅影响了生活,也直接影响到粮食收成。接下来,诗人感叹天气的反复无常,提醒孩子们即使雨过天晴,也要为秋季的播种做好准备,暗示着生活的不易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家庭场景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寓言般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雨飘摇和农民生活的艰辛,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