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气钟灵竟轶伦,将军爽飒气深淳
出处:《和杜鹃旅南杂感 其六》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閒气钟灵竟轶伦,将军爽飒气深淳。
逃亡宗社无馀子,破碎河山有替人!窃国神奸难免死,开山宝藏不忧贫。
荆、襄疑有王基肇,崇拜英雄切望尘。
逃亡宗社无馀子,破碎河山有替人!窃国神奸难免死,开山宝藏不忧贫。
荆、襄疑有王基肇,崇拜英雄切望尘。
鉴赏
这首诗《和杜鹃旅南杂感(其六)》由晚清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反思。
首联“閒气钟灵竟轶伦,将军爽飒气深淳”,以“閒气”、“钟灵”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将将军的形象置于自然与精神的双重钟爱之中,展现其独特而卓越的风范。这里的“爽飒气深淳”则进一步刻画了将军的个性,既有锐利的锋芒,又不失内敛的醇厚,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逃亡宗社无馀子,破碎河山有替人!”则转向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通过“逃亡宗社”与“破碎河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衰败、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同时,“无馀子”与“有替人”的对比,暗含着对历史更迭中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未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遗憾。
颈联“窃国神奸难免死,开山宝藏不忧贫。”揭示了对权谋与财富的批判。这里,“窃国神奸”指代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政权的奸佞之臣,他们的命运终将走向灭亡;而“开山宝藏”则象征着真正的价值与财富,即知识、智慧与道德的力量,这些是无法被剥夺的,因此“不忧贫”。
尾联“荆、襄疑有王基肇,崇拜英雄切望尘。”则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英雄崇拜的思考。通过“荆、襄”这一地名的引用,暗示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提出了对当代社会如何继承与发扬英雄精神的疑问,以及对英雄崇拜背后深层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与批判,也蕴含了对个人品格、国家命运、价值追求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体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关切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