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全文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

出处:《再次韵计教授
宋 · 李石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冰霜。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

拼音版原文

zāoqiūjìnzuìguórénkuángshuídōngjiāxiāng

wànjuànduǎnqíngsuìyuèshēnghányànshuǐshuāng

fànniúzuòdàisāngbáizhànchūguīsāicǎohuáng

zòusānqiānjūnwèiwǎn殿diànwéizhèngyàoshàngshūnáng

注释

糟丘:形容醉酒成灾的地方。
狂:狂态,放纵不羁。
东家:邻居,这里指东边的邻居。
礼义乡:讲究礼仪的地方。
万卷:极言书籍之多。
短檠:小型油灯,用于夜间照明。
磨岁月:消磨时光。
寒砚:寒冷的砚台,形容刻苦学习。
饭牛:喂牛,古代农耕文化中的日常活动。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树,这里指日出。
战马:战争中的坐骑。
塞草黄:边塞草地上的黄色,暗示季节变化。
奏牍:奏折文书。
君:您,对读书人的尊称。
未晚:还不算晚,表示仍有机会。
殿帏:宫殿的帷幕,代指朝廷。
上书囊:进献奏章的袋子。

翻译

满城酒醉显狂态,谁比东邻礼仪乡。
无数卷轴灯下研磨时光,一生苦读抵酷寒风霜。
喂牛闲坐盼日出东方,战马归来草原已染秋黄。
尽管文书堆积如山,你还不算迟,朝廷正需你的奏章入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的生活状态和对知识的渴望。开篇"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沉迷于酒色而忘记礼仪之人的批判,以及对东家(可能指某个品行高尚之士或理想中的社会)的向往。这里的“糟丘”形象地表现了国人沉醉于物欲的状态,而“东家”则代表了一种理想中的文明与礼仪。

接着,“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冰霜”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这里的“万卷”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短檠”则是古代书写用的笔架。“磨岁月”意味着长时间地研读这些书籍,“一生寒砚敌冰霜”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如饥似渴,即使在严冬也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中间两句“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描绘了一种静谧的田园生活和战争后的宁静景象。这里的“扶桑”是古代对日本的称呼,也有可能指的是东方或日出之地。“饭牛”则是一种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的写照。而“战马初归塞草黄”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战马返回边塞时,那荒凉的塞上草已转为金黄色,这是对和平的一种向往。

最后,“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雄心壮志,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执着追求。这里“奏牍三千”意味着有许多文章待写,而“君未晚”则是说诗人的才华和生命力还很旺盛。“殿帏正要上书囊”则强调了诗人渴望将自己的学问和知识贡献给国家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文学创作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