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出处:《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
宋 · 范成大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黄鹄:比喻高尚的人才或志向远大的人。九关:泛指重重关隘,象征仕途的艰难。
江船:江上的船只。
月:象征团圆和宁静。
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可能自谦。
壮士颜:指壮志未酬的神情。
倾盖:初次相见时的交谈,形容交情深厚。
真旦暮: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仿佛就在眼前。
沾巾:流泪,表达离别之情。
后期:未来相会的时候。
淹速:指时间的长短,或相聚与别离。
犹怜:仍然怜惜。
翻译
黄鹄悠然飞下九重关隘,江上的船只载着明月,乘客们都已归还。名声显赫并非我孤臣所求,退隐生活暂且让壮志豪情展现。
当年相识仿佛就在早晚之间,明日离别后又将面对广阔河山。
未来的相聚或别离都难以预料,此刻相对,仍庆幸鬓发未斑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友人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黄鹄自喻,表达了友人高洁的品格和飘然离去的潇洒。"黄鹄飘然下九关"描绘了周子充离去时的从容与不凡,如同黄鹄翱翔于天际,跨越重重关隘。
"江船载月客俱还"则写实了送别的场景,月夜江边,友人乘船离去,诗人与之同在江上,皆有归心。"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两句,既赞美了友人的高尚节操,又暗示了他并非因政治失意而退隐,而是主动选择的淡泊名利。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回忆了两人往昔的友情深厚,感叹时光易逝,未来相聚难以预料,只能期待重逢时河山依旧,友谊长存。
最后,"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两人未老的欣慰,尽管分别在即,但两人都还未见明显衰老,这份青春的陪伴让离别更显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高尚人格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