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未说江湖与廊庙,恻恻尽是此胸襟全文

未说江湖与廊庙,恻恻尽是此胸襟

出处:《忆昔行赠李石叠
明 · 杨爵
忆昔相别兰若里,而今咫尺如千里。
叹我老作放逐臣,喜君又为苍生起。
我思古人获我心,忧国忧民结念深。
未说江湖与廊庙,恻恻尽是此胸襟
何以示之有周道,知君不愧此怀抱。
化理从教险地敷,调元应得丝纶早。
昔闻阙辅试萧翁,今见中州借寇老。
拜手天庭出帝畿,燕街草色映旌旗。
想象郊堤多杨柳,为君无由折此枝。
到处争迎旧宪使,春雨秋霜遍远迩。
吁嗟吾民正倒悬,愿君此去爱如子。

鉴赏

这首诗《忆昔行赠李石叠》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对昔日与友人的离别与今日重逢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李石叠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

首句“忆昔相别兰若里”,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寺庙中的离别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接着,“而今咫尺如千里”一句,对比强烈,表达了时空距离虽近,但情感却仿佛隔了千里的感觉,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叹我老作放逐臣,喜君又为苍生起”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年老被贬,而欣喜于友人为百姓谋福利的作为,体现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敬仰。

“我思古人获我心,忧国忧民结念深”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理解并践行古人忧国忧民思想的赞赏。

“未说江湖与廊庙,恻恻尽是此胸襟”表明友人无论身处江湖还是朝廷,其心胸都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何以示之有周道,知君不愧此怀抱”是对友人道德品质的高度评价,认为他行事符合周公之道,无愧于心。

“化理从教险地敷,调元应得丝纶早”鼓励友人在艰难环境中也要坚持治理国家,希望他能早日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昔闻阙辅试萧翁,今见中州借寇老”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扬友人像萧何、寇准那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拜手天庭出帝畿,燕街草色映旌旗”描绘了友人受到朝廷重视的情景,以及其出行时的壮观场面。

“想象郊堤多杨柳,为君无由折此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法亲自为他折取杨柳枝的遗憾。

“到处争迎旧宪使,春雨秋霜遍远迩”描述了友人受到各地民众热烈欢迎的场景,以及他的政绩惠及四方。

最后,“吁嗟吾民正倒悬,愿君此去爱如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后,希望他能像爱护子女一样关心百姓的心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回忆,也有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期待和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