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绝笔留真迹,洛社深衣复故袪
前辈风流犹有此,古人门户竟何如。
鹅湖绝笔留真迹,洛社深衣复故袪。
哭罢莲塘还再恸,玉峰高冢两渠渠。
鉴赏
这首挽诗《挽娄一斋》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生前风范的追忆。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娄一斋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离世的哀痛。
首联“它年曾读一斋书,梦入云山问起居”,以“它年”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娄一斋先生有过深厚的学术交流与情感联系。通过“读一斋书”和“梦入云山”的描述,既体现了对先生学问的敬重,也表达了对先生人格魅力的向往与追随。这里运用了梦境这一文学手法,将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艺术效果。
颔联“前辈风流犹有此,古人门户竟何如”,承上启下,进一步赞美娄一斋先生的风度与学识,同时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通过对比“前辈风流”与“古人门户”,诗人表达了对先生独特风采的钦佩,并反思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价值。
颈联“鹅湖绝笔留真迹,洛社深衣复故袪”,具体描绘了娄一斋先生的遗作与生活细节。通过“鹅湖绝笔”和“洛社深衣”这两个典故,不仅展现了先生的文学成就和社交活动,更寓意着其人格与精神的永恒。这里的“真迹”与“故袪”分别指作品的原貌与传统服饰,强调了先生作品的珍贵与个人风格的独特性。
尾联“哭罢莲塘还再恸,玉峰高冢两渠渠”,以直接的情感表达收尾,描绘了诗人对娄一斋先生去世后的哀悼之情。通过“哭罢”、“再恸”、“玉峰高冢”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里的“玉峰高冢”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先生精神的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娄一斋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对先生离世的哀痛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深情又富含哲理的艺术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对逝者的缅怀,也能引发对人生、道德与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