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感何来迸似潮,披衣强起亦无聊
出处:《雨夜不寐杂取案头书读之》
清 · 郭曾炘
万感何来迸似潮,披衣强起亦无聊。
古人传者皆糟粕,独夜凄然此晦潇。
永忆对床隔黄壤,犹疑听漏近丹霄。
耳根彻夕琅琅响,知碎庭隅几叶蕉。
古人传者皆糟粕,独夜凄然此晦潇。
永忆对床隔黄壤,犹疑听漏近丹霄。
耳根彻夕琅琅响,知碎庭隅几叶蕉。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郭曾炘的《雨夜不寐杂取案头书读之》描绘了诗人在雨夜难以入眠时,借读书打发寂寥的情景。首句“万感何来迸似潮”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如潮水般涌动,纷繁复杂。他披衣起床,却感到无事可做,倍感无聊。
第二句“古人传者皆糟粕”,诗人感慨书籍虽多,但个人认为其中精华有限,大多是过时或不足之处,流露出对传统知识的质疑和自我审视。接着,“独夜凄然此晦潇”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孤寂与凄凉,以及内心的迷茫。
“永忆对床隔黄壤”回忆起与故人共度的时光,如今只剩孤独,暗示着对亡友的深深怀念。“犹疑听漏近丹霄”则通过听漏声,暗示时间流逝,更显孤独无依。最后两句“耳根彻夕琅琅响,知碎庭隅几叶蕉”,以琅琅书声和蕉叶破碎的声音作结,形象地写出诗人彻夜难眠,只能借读书声排遣寂寞,直至天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雨夜失眠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知识的反思,又有对友情的追忆,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