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么随流去,如何庆佛生
出处:《四月初八》
宋 · 释居简
只么随流去,如何庆佛生。
飘零嗟劫浊,湔洗俟河清。
托讽知无益,谗谀又不情。
韶阳奉尘刹,不荐一杯羹。
飘零嗟劫浊,湔洗俟河清。
托讽知无益,谗谀又不情。
韶阳奉尘刹,不荐一杯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四月初八》,通过“只么随流去,如何庆佛生”这两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诗人以“随流去”形容人生的不可预知和无奈,与“庆佛生”形成对比,暗示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追求。
“飘零嗟劫浊,湔洗俟河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感叹于世间的纷扰和苦难(“劫浊”),并期待着一个清净和平的世界的到来(“河清”)。这里的“河清”比喻社会的清明与和谐。
“托讽知无益,谗谀又不情”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中伪善与谄媚现象的不满和无奈。诗人认为自己的讽刺和批评并无实际效果,而那些阿谀奉承的行为更是违背了真情实意。
最后,“韶阳奉尘刹,不荐一杯羹”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彻底失望。韶阳,指春天,这里象征美好的时光;尘刹,即尘埃,比喻微不足道的存在。诗人说即使在美好的时光里,自己也无法为这个世界贡献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无法提供一顿简单的饭食。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和绝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