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出处:《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宋 · 梅尧臣
子猷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拂马随人如著莫,舞空吹面亦胜消。
闭门我作袁安睡,呵笔君为谢客谣。
记取明朝朝谒去,毳裘重戴冷寥寥。
拂马随人如著莫,舞空吹面亦胜消。
闭门我作袁安睡,呵笔君为谢客谣。
记取明朝朝谒去,毳裘重戴冷寥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子猷:晋代王徽之的字,这里指诗人自己。兴:兴致。
怜:喜爱。
飞雪:雪花。
向晚:傍晚。
拂马:轻轻拂过马匹。
著莫:形容雪花轻盈地附着。
舞空:在空中飞舞。
吹面:吹到脸上。
袁安:东汉名士,以清贫自守而闻名。
呵笔:用嘴呵气暖笔。
谢客谣:谢客的诗歌,可能指吟咏客人的离去。
朝谒:早晨拜见。
毳裘:毛皮制成的衣物。
冷寥寥:寒冷且寂静。
翻译
子猷时常兴起,喜爱飞雪,傍晚回家时又看见雪花飘落。雪花轻拂马匹,随风追逐人群,仿佛在低语,落在脸上也胜过任何消遣。
我关上门,像袁安那样安然入睡,你呵笔吟诗,犹如谢客的歌谣。
记住明天早晨要去拜见,厚重的皮衣再次披上,寒冷的清晨会更加寂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通过对子猷(晋代名士王徽之)雪中归家的想象和自我比照,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以及在寒冷冬夜中的闲适与雅趣。
首句“子猷多兴怜飞雪”,以子猷的风雅情怀起笔,表达了诗人对飞雪的欣赏,子猷的兴致勃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接着,“向晚归时又见飘”描绘了傍晚时分雪花飘落的场景,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拂马随人如著莫,舞空吹面亦胜消”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写出雪花落在人身和马匹上的轻盈姿态,以及飘在空中的灵动,给人以清新、消暑的感觉,表现了雪的动态美。
“闭门我作袁安睡,呵笔君为谢客谣”借用典故,诗人自比袁安在大雪天里静卧不出,享受清闲时光,同时邀请朋友吟诗作乐,增添了温暖的人文气息。
最后,“记取明朝朝谒去,毳裘重戴冷寥寥”以明日的朝拜结束,暗示今日的雪景将为明日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虽然寒冷,但心情却因雪景而显得更加深沉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雪景、享受闲暇时光的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